某南方知名企业猝死,从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提要] 最近深圳电动车圈子可谓波折不断,禁电事件还未散尽,作为深圳当地知名度极高的本治也于近日宣布倒闭,欠配套商款项2000多万,由于没有资金基本都是以车子抵账
最近深圳电动车圈子可谓波折不断,禁电事件还未散尽,作为深圳当地知名度极高的本治也于近日宣布倒闭,欠配套商款项2000多万,由于没有资金基本都是以车子抵账,每家配套商得到的货物价值基本上约等于欠款的30-40%。比起一些卷款跑路的企业来说,本治的破产倒闭还算有尊严,起码有计划性地去主动面对配套商欠款,从众多配套企业的反应来看,虽然每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但也只能无奈接受。
目瞪口呆却又无可奈何的配套商
据了解,今年深圳已经有不少小型企业宣布倒闭,但由于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主要在做周边市场,并不为外界所知,这其中最痛苦的莫过于众多的中小配套厂,基本上每家倒闭都会有十几甚至几十个配套厂要承受不小的损失。
对于本治的突然倒闭,深圳圈内可谓众说纷纭,基本上这段时间行业人士的碰头聚会都会提到相关的话题。小编在综合了大家对此事的看法后,特整理出此篇文章,看看我们应该从本治的猝死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贴牌加工赚了眼前的钱,丢掉了长远的发展
本治在前些年与某北方知名电动车品牌达成合作协议,为后者提供贴牌生产。对彼时的本治而言,这是个极好地机遇。靠着该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圳当地的优质配套资源纷纷来投,形成了在当地相对比较少见的优质配套体系,而本治也在这次合作中赚了不少加工费。
然而在自身实力壮大之后,本治却依旧仅仅安于去给别人做贴牌,对自身品牌的打造却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在华南市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等到该品牌与本治的贴牌合作协议结束后,没有了靠山的本治才真正意识到了自有品牌的重要性,但此时却已经丧失了最佳的发展时机。
禁电大环境下,核心市场受到冲击
本治在广东名气比较大,但事实上他所覆盖的市场基本也就是以珠三角为核心的两广市场,这几年广东省禁限“超标电动车”动作频频,很多企业都开始转型做更符合现行标准的锂电车,做铅酸车的企业已经寥寥无几,而在本治的产品体系中铅酸车依旧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本治的核心市场受到了极大地冲击,销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从而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资金周转问题。
这里也给企业提个醒,不少地方都或轻或重的开展了对电动车的整治,一定要提早预判实际情况,不要把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
流言蜚语压倒最后一根稻草
事实上,本治虽然经营情况不佳,但还没有到马上宣布破产的地步,其企业法人也希望能够继续生产经营下去,靠资金的回流想办法走出低谷维持生存。
但与此同时,本治的经营不善也引起了一些配套商的注意,各种说法开始传出,最终演变成了“本治马上破产倒闭“的版本,担心血本无归的配套商们迅速反应包围了本治厂房,2000多万的帐一起来要,也让本治不得不宣布破产倒闭。
配套厂担心企业欠款跑路无可厚非,对此小编不做评论。
从上面来看,有人把本治倒闭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广深禁电带来的影响是比较片面的,那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
这两年来电动车企业似乎越来越脆弱,时不时就会有破产倒闭的新闻传出,这是行业洗牌的必然规律,也在侧面印证了单单靠做低端加工制造的企业和产业是不会有太长久的发展的,想要让电动车保持长久发展,我们必须要摒弃只赚制造与销售间差价的短视行为,致力于通过品牌、服务等附加值提升盈利空间。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605/2016052510021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