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品牌格局已现,电动车企业洗牌加速
[提要] 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电动车产业格局基本确立:整车企业年产销规模分布为:3万辆以下的为微小型企业;3万-10万辆之间的为小型企业;10万-30万辆之间的为中小型企业;
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电动车产业格局基本确立:整车企业年产销规模分布为:3万辆以下的为微小型企业;3万-10万辆之间的为小型企业;10万-30万辆之间的为中小型企业;30万-60万辆之间的为中型企业;60万—120万辆之间的为大中型企业;120万-180万辆为大型企业;180万辆以上的为特大型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行业400家整车企业中,大型与特大型企业数量所占的比例为2%;大中型与中型企业数量所占的比例为5%左右;中小型和小型企业数量所占的比例为70%;其余为微小型企业。其中,特大型与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为65%;中型与中小型企业的市场份额为20-25%;小型与微小型企业市场份额为10-15%。由此可见,整个电动车行业集中度在提高。
未来几年里,电动车行业的集中度将还进一步提高,形成哑铃型结构:哑铃的两端是大型特大型企业与微小型企业,这两端的企业中,大型与特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将提高到80%-85%、微小型企业的市场份额将稳定在10%左右,中间为中型企业,其市场份额5%-10%之间。中型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萎缩。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运作成本低、经营灵活,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几年,大型与特大型企业之间为了争夺中型企业的市场份额竞争将更为激烈。将出现三大模式抢夺中型企业的市场份额:
继续价格战。价格战将会在未来的几年持续下去,原因是产能过剩与需求增量减缓导致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而不断进行价格的比拼。使得夹在中间的中型与中小型企业,要么萎缩成小企业或微小企业;要么退出市场,向上发展的空间几乎没有。
兼并与重组。大型与特大型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最好的办法是就是采取对部分经营状况较好的中型和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其目的就是对这些企业的市场纳入到自己的市场渠道之中,以此来壮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人才争夺战。今后,大型特大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通过采用高薪等手段将中型和中小型企业的相关营销、技术、管理等核心人员挖过来,从而不费吃灰之力来夺取自己想要的市场。
但是,尤其是在外贸市场上形成一定管理、经营、技术优势的小型与微小型企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这些企业不太容易被大企业击溃。
因此,未来的行业竞争将更为激烈。尽管小牛、云马等通过所谓的众筹来冲击电动车市场,但丝毫无法改变电动车已经形成的格局,除非个别大型企业或特大型企业在经营上犯了非常严重的经营性错误,会对目前的格局进行一个微调。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511/20151111112417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