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电动车市场需求预计减少20%,但整个电动车行业的产能却大增40%以上,出现市场需求在下降、产能依然在扩张,最终形成了电动车市场供需结构性的失衡。
由此出现了电动车行业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竞争得如此的惨烈:无论是一线大品牌还是中小企业都同样面领着这样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产品价格都在大幅度下降,尤其是以爱玛为代表的一线大品牌从上个月在经销商大会宣布产品全线下调、最大降幅达到400元以上的消息传出之后,引发整个电动车行业的地震,导致大整车企业降价连锁反应。为什么今年大企业的价格战会如此的激烈,背后是什么推动?
行业预期与市场现实出现了严重的背离
按照业界相关人士的预测,今年电动车产销量预计与去年持平。但实际并非如此,今年以来电动车市场实际的需求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萎缩,与去年同期相比锐减20%以上。这里既有市场需求饱和消费群体减少的一面,还有电三电四以及汽车在大量抢夺电动车市场的因素。也就是说,今年市场中本来属于电动车购买者,现在转变成电三、电四以及汽车的消费者。尤其是石油价格的不断下降,使得电动车代步谋生工具的成本优势在下降。由此,市场饱和减少的消费以及消费群体的转移相加,使得今年电动车的市场消费锐减。在产能扩张市场萎缩之下,价格战不可避免。
大量的小企业正在蚕食着大企业的市场份额
今年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是,在整车企业中,要么大企业要么是小企业都有一个生存的空间,夹在中间的中小企业日子不好过。大企业的生存空间在于利用三大优势:采购零部件的成本优势、控制经销商的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尤其是在采购零部件上获得的账期优势,使得制造成本大大下降。但是大整车企业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则一部分抵消了企业的采购优势。而大企业为了实现规模效应,扩大产能是关键,因此,无论是需求状况如何,大企业必须要开足马力扩大产能。这就为今年全年产能过剩买下了隐患,也促使大企业必须要实现消化产能采取价格战的必然因素。
同样,电动车小企业并没有因为市场饱和而减少,相反却大量滋生。其原因在于小企业则利用进入门槛低、甚至连生产许可证都未获得就可以投入生产的便利,通过管理成本、财务成本的控制,特别是在从采购到销售过程中的全程没有任何税负的优势,制造的电动车从款型到成本让大整车企业也自叹弗如。因此,今后的电动车市场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大品牌在常规款型上大打价格战,小企业在酷车、微酷车上蚕食大品牌的市场。
整个行业缺乏技术的引领,产品同质化现象依然严重
今年以来整个电动车行业几乎没有出现令人为之一振的新技术出现,电机、电池等核心零部件几乎仍然是去年的老面孔。人们一直挂在嘴边的互联网+的智能电动车新产品,仅仅是一个概念被大家炒作,市场份额几乎到了忽略不计的程度。相反,绝大部分整车企业仍然在追求款型上下功夫。据台州塑件企业介绍,台州塑件今年的畅销款型大大集中,主要是大企业采购塑件品种减少、数量增多的原因。同时,大整车企业今年自行开发的款型也在大面积减少,其自行开发的款型数量同比减少约一半。大整车企业款型减少,制造数量增多,目前,国内一线大品牌(以规模前10家为例)的产能规模已经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65%-70%,导致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战不断升级。据介绍,有的大企业今年制造的同一款型的数量,同比增加了将近一倍。
由此可见,在新产品没有差异化、市场规模在萎缩,产能扩张依然强劲之下,整个行业的低价竞争将仍然维持一段时间。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