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没有任何资历的“小牛电动”,以智能的姿态杀入,打乱了电动自行车行业的阵脚。眼下,互联网这把火已经烧到了电动自行车领域,而历经10余年仍未修订出台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也着实应该提速了。
“外来者”闯入
6月1日,波澜不惊的电动自行车队伍里,来了一个闯入者。
当天,已经有850天没更新微博的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李一男,在聚光灯的投射下,穿着蓝色衬衫和休闲裤快步走到台上,宣布自己接下来的事业是两轮电动车。
曾经身为华为常务副总裁、百度的首席技术官和中国移动12580的CEO的李一男,现在的身份是牛电科技创始人和CEO。“无论对多少事情失望,都没有理由对最好的时代失望。”兜兜转转的李一男,像是在给自己打气。
从外观来看,除了线条更为简约和流畅,李一男的“小牛电动”并没有质的突破。
最大的亮点是锂电池。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电动车产品都是采用铅酸电池。在经历600次充放电、正常频率使用三年后,铅酸电池的保有电量为10%。而锂电池则可以将保有电量维持在70%左右。
不过,锂电池对生产条件的要求较高,自然会带来成本上的压力。
此外,智能这把火,终于由此烧到了电动车领域。
据悉,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控制App来实现对“小牛电动”的管控,集成包括车况检测、位置记录、报警提示、综合信息显示四大功能。在手机上可以进行整车情况检测,看到剩余电量信息、天气信息、附近维修点地理信息,自动获得充电提醒、电池提出报警、非法位移提醒,查询到车辆行驶轨迹记录,以及进行社区线上交流。
牛电科技相关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表示“采取整车配送方式”,除了自建运营线上电商销售渠道外,还将合作建设3000家线下020体验店,用于产品展示、试车和售后维修。
整车配送和3000家体验店,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
据悉,牛电科技已获得来自GGV、IDG、红杉等知名投资机构5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新国标何时来
作为一个搅局者,“小牛电动”希望整车配送到用户手里,用户拆开包装直接就能上路。
不过,一旦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出台,“小牛电动”的计划或将出现变数。
业内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目前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电动车,至少有95%不符合标准,也没有合法身份。
然而,这并非全是电动车企业的错。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执行的依旧是十几年前出台的国家标准,而新国标历经10多年仍未修订出台。
事实上,电动自行车的新标准并非没有被讨论过。每次业内重要会议时,新国标都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根据有关规定,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迟迟未能出台着实令人费解。
资料显示,从1998年产销量5.8万辆,到2014年产销量保持3500万辆左右,如今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2亿多辆。据悉,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行业一直沿用国家标准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出台时间为1999年。
在上述国标中,比如限制最高车速不大于20km/h、整车重量不大于40kg、电动机功率不大于240W等,这些核心技术指标早已不能满足当今用户的实际需求。与欧美技术标准相比,车速指标明显落后,车重指标极不合理,不利于国际市场开拓。同时,制动、阻燃、防火、绝缘等安全性能技术指标,都远远滞后于市场和管理的要求。
据悉,虽然去年关于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即将出台的消息不时传出,但到目前,仍未有确切出台时间。
站在十字路口
在交通拥堵、空气质量日益堪忧的当下,马路上全面禁“电”显然不现实。
可是,目前电动自行车已经进入到产业成熟期的十字路口。如果新国标继续开“天窗”,就会导致这个产业出现畸形,促使更多的企业进入到电动三轮车或低速电动车行业。
在新国标迟迟不来,颠覆者又杀入式进入的当口,电动自行车被逼到了十字路口。
作为传统电动自行车龙头企业的新日电动车董事长张崇舜就曾表示,一个标准如果与国际社会以及国情不接轨、不匹配、不能与时俱进,就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人们也不会自觉遵守,还会导致大众对这个行业产生误解,影响行业发展。
其实,在2014年,电动自行车行业就经历了一次洗牌。
在激烈的竞争中,电动自行车企业逐渐失去了自我修复功能。令人唏嘘的是,电动自行车一直未能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价格战圈子中走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占据行业一半市场份额的天津本土电动自行车企业,已开始提前转型抢占市场。目前,富士达就已推出小黄鸭、兜风、乐途、富士达1号、M3和幻影等10款最新车型,从新车性能特点来看,已基本覆盖目前电动车人群的需求。
或许,这种主动升级的打法,能在新国标到来的那一天,不至于那么惊慌失措。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506/2015060809520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