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部分整车企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关门,老板溜之大吉,留了下巨额的债务。受害者是谁?当然是供应商的零部件企业,或者还有银行。这些“跑路”老板留下的一屁股债务,实际上是零部件企业提供的货物已经成为狗肉打包子——有去无回。当然,银行可能也会受损失,但银行的钱毕竟赚得太容易,损失一点也情有可愿。而零部件企业可就惨了,一年半载的辛苦努力由此打了水漂。
据业界人士分析,今年电动车尤其是电动两轮车的老板将频繁上演突然失踪的现象。其原因,既有产能过程而引发的市场饱和、电动三轮四轮崛起以及整个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等因素的叠加,又有行业自身规律从成长期进入到成熟期转型而出现的“拐点”因素。因此,今年电动两轮车除了极个别企业出现销量增长之外,绝大部分的企业产、销、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大批的生产同质化产品的中小企业都出现了量、价、利的齐跌,因而无法承受各种成本的负担而将纷纷关门。由此可见,今明两年将会涌现电动车企业的倒闭潮。
不得不指出的是,尽管电动两轮车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16年的时间,但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一直由采购商来支配。供应商的零部件企业随着整车企业的规模做大,地位在不断地下降。这个从采购商的付款方式和帐期的变化,可以一览无遗地揭示出供应商地位下降的过程。当然,这个不能责怪采购商,毕竟订单给了供应商之后,是财富、就业、发展。
但是,由于供应商的核心技术缺乏,进入门槛低,在逐利驱使下,更多的人涌入到供应商的队伍。我们可以从较为粗略数据调查揭示,从电动车刚诞生的时候,基本上是一家供应商向不少于五家采购商供货。随着规模迅猛发展,采购商队伍在急速扩大的同时,个体规模也在迅速做大。现在,百家以上的供应商向一家规模在40万辆的采购商供货,而规模在百万辆的采购商,拥有起码超过300家以上的供应商。说的通俗一点,同样的三个零部件,向一辆整车上供货。零部件的供大于求十分的明显。议价与砍价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采购商的整车企业手里。而零部件企业为什么能不断满足采购商匪夷所思长时间的欠款?原因在于供应商会将欠款传递给他下家——他在下家面前就变成了采购商,这样不断传递欠款的产业链,让最底层的供应商在整个产业链上处于非常不利的垫底角色,这就是电动车产业链下游企业所面临的现状。
因此,整车企业在整个产业链扮演着上游的角色,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骨牌效应。不得不指出的是,部分整车企业在行业中的恶习,如故意拖欠货款、随意扣克欠款、不履行合同等违背商业道德的现象,应该通过媒体进行曝光与揭露,让他们的丑行在阳光照耀下原形毕露而无法找到遮羞布。这样可以净化行业竞争环境,使行业发展更有秩序、更良性健康,而不是让一部分人可以为所欲为,至法律与道德的约束而不顾。
好在现在互联化发达,如果还有人胆敢在企业经营不善的时候设局下套给采购商,骗到钱款后溜之大吉。那么,就让这个人曝光互联网,悬挂在道德的十字架上受罚名誉扫地,无法做人,尝付失信的代价。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