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修订稿)经过10多稿修改、历史8年多,千呼万唤难出来。这个被称之为决定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命运的新国标,已经成为业界内外强烈的呼声与期盼,并在众多媒体传播的推动下,出台的脚步已经逐渐逼近。但是,最近国家工信部、公安部、标委会、工商总局四个部委联合发出,对新国标的重量、速度、功率、电压、骑行功能等五大关键性内容(由于五大内容涉及到信息的保密,目前还不变公开透露),要进行修改。按照四部委的要求,新国标所涉及到的这些核心内容必须要做重大的调整,向老国标靠拢。如果四部委这一要求一旦被采用并被纳入到新国标的内容细节中,那么,所谓修改10多稿并认定为定型的新国标将被推倒从来,从而使得电动自行车行业的游戏规则将被打破,产业格局将彻底被“颠覆”,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秩序将改写。
当然,四部委所提出的修改要求,目前仅仅停留在讨论的状态,还没有进入强制性执行操作的程序,但从中透露出这样一个重大信息:花费这么多时间与精力修改10多稿的新国标与政府的意却背道而驰,新国标不受政府的支持,因而实施新国标将无从谈起。
那么,今后一段时间,制定标准的部门与四部委将展开一场难以确定时间的博弈过程。谁胜算,目前还无法得到结论。现在很清楚,如果按照四部委提出的要求重新修改新国标,那么,行业中的所有企业都不会接受。因为新国标已经被所有的企业所认可,最关键的是现在电动自行车产业结构与现状必须要有新国标相匹配,这不仅符合当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的特征,而且有利于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国情,这样才能推动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如果将新国标进行重新按照四部委的意愿进行修改,那么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电动自行车产业现状格局将被迫进行调整,使得这个产业的发展空间不断被压缩。实际上,我国地大,范围广,把标准要求限制在按照四部委的要求这么小的空间范围内,无疑是对电动自行车发展的遏制与堵截。
如果让四部委收回他们提出的要求,同意并支持定稿的新国标出台实施,是一件难之又难的事情。因为,政府喜欢什么事情都揽在自己的手里,应该由市场配置的资源,却有他们来做主。这种喜欢行政干预市场的行为,不仅是继承了计划经济的衣钵,而且是中国特色经济的一大特征。
但是,电动自行车发展强大的惯性是难以被政府一纸要求所改变的,通过行政干预扭转这种状况是不太可能的。不过在强大的民意与市场面前,政府必定会在一些不太切合实际的要求中进行调整。否者,不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但是要求政府全部收回要求,或在相关内容上做一些妥协,这个过程起码要经过二三年的时间才能搞定。
但要看到问题的严重性,电动自行车产业已经发展到拥有量超过2亿辆、每年产销量仍将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目前已经进入到产业成熟期的关键时刻,如果新国标继续开“天窗”的话,导致这个产业出现畸形,促使更多的企业将进入到电动三轮车四轮车行业;因没有新国标或难以执行老国标、已经生产并销售到市场上的电动自行车所暴露出的诸如质量等相关问题将接连爆发,引发一系列消费者与汽车、消费者与行人、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等行驶过程的问题,给当地政府执法与处理问题带来诸多的难处。
可以肯定说,如果四部委要求下的新国标真的出台,电动车企业不会卖帐,电动车制造基地的企业无论制造出什么样的产品都会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因为当地政府出于税收、就业等考量,会出台地方政策来支持这个产业在这个地区的存在;而没有制造基地的企业,尽管支持四部委修改过的新国标,但消费者不会卖帐,市场不买账。有国标却不受企业与消费者欢迎的尴尬,让制造出来的产品被闲置或浪费。这样的结果,政府不愿意看到,企业难以接受。
但是,一旦真正出现这样的新国标出台却到受市场否定的问题,到那时再进行纠正,人们对政府相关部门的信任程度将大大降低,更多的人会质疑:现在关系到大众身体健康的空气质量搞得这么糟糕却无计可施,却在新能源电动自行车上死缠着不放,究竟这些政府部门在干什么?
现在,四部委对新国标修改是否会得到落实,并一意孤行,目前暂且不论。但是,未来一段时间,制定新国标的部门与四部委之间的博弈将会展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博弈的力度将不断加大。谁来主宰新国标,目前业界内外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制定新国标的部门已经背负巨大的压力,向四部委妥协,将失去众多企业的信任,使之威信尽失;要让四部委改变看法,收回要求,不仅需要时间提供空间,而且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这个努力的结果目前还无法预测。让四部委对电动自行车看法进行彻底的改变,现在存在着巨大的未知数。
新国标,究竟是怎样的内容;它什么时候能真正出台,对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会产生正面作用还是负面影响,让业界琢磨不透。新国标难产,在未来二三年里、甚至更长的时间得到解决不是不可能的。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