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黑夜潜行”已成为不少交通事故的诱因,骑车人疏忽大意不光害人也容易伤到自己。前几天,鄞州交警集士港中队走进企业对电动自行车夜间行车灯进行抽检,发现不少都存在问题。
“黑夜潜行”事故频发
鄞州集士港地处城乡接合部,电动自行车使用者较多,乡镇道路照明条件也相对较差。仅上周,因电动自行车夜间潜行引发的事故就有不少。
6月17日晚上7点半,栎高线集士港西陆村路段,一辆电动自行车撞上行人,事故造成双方不同程度受伤。据民警调查,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刘某在行驶中未开启电动自行车前灯,待刘某发现前方有行人时,车与行人已距离很近。刘某虽然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但一切为时已晚。
6月19日晚,集士港镇北部道路往后屠桥方向,一辆小轿车与电动自行车发生擦碰。民警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发现,电动自行车的车前灯是坏掉的。事发时,崔某驾驶小轿车在路口转弯,对向突然蹿出一辆电动自行车,骑车人狠狠撞在小轿车前保险杠位置。尽管骑车人只受了一点皮外伤,但驾驶人崔某却被吓出了一身冷汗。“电动自行车如同幽灵一般,突然蹿出来,防不胜防。”崔某事后心有余悸地说,要是电动自行车开着车前灯,汽车驾驶人就能提早发现并做好驾驶预判。
民警分析道,不亮灯骑行是很多交通事故的诱因,再加上逆行、横穿等违法行为,让其他交通参与者防不胜防。如私家车事故,一般认定为单向事故的,有不少驾驶人会提到“为了避让突然蹿出的电动自行车”。
“黑夜潜行”遭市民诟病
这几日,集士港交警中队民警走访了辖区内几家大型企业,发现电动自行车夜间行驶不开灯的情况,不仅遭到行人、私家车主的诟病,也让许多骑电动自行车的员工觉得反感。
不少员工抱怨,电动自行车在夜间行驶不开大灯,骑起来声音很小,过路的行人、车辆甚至其他电动自行车主难以察觉。有不少电动自行车骑行速度非常快,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然而,民警却发现,企业员工中,有不少人的电动自行车的车灯是有问题的。
除了到大型企业调查外,民警还于夜间到联集线、通途路等道路进行了抽检,发现确实有不少市民在晚上开电动自行车没有开灯习惯。这几日连日阴雨,路面湿滑有积水,一些来往的电动自行车不开灯、不减速,悄无声息地穿行在光线不太亮的道路上。有些电动自行车在溅了行人一身脏水后快速闪过,令人担忧。
民警告诉记者,这些“黑夜潜行”的电动自行车车主自身受伤几率很高。而且电动自行车投保率又低,出事后对自身和他人都是一个沉重负担。
不开灯事故几率高七倍
为何夜间不开灯?民警在调查走访中也了解到,为了省电、灯损坏了以及有路灯照明,是市民不亮灯的三大原因。总而言之,很多市民尚未意识到亮灯的重要性,而交通管理方面又存在法律空白。
“开灯挺费电的,再说,电动自行车车灯也不怎么亮,开了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有路灯再开灯,简直是浪费。”市民陈女士说,她担心开灯后耗电太大,车开不到家,搁在半路就很麻烦。
“电动自行车灯坏了好久,也懒得去修,反正开不开车灯也没什么影响。”市民张先生说,平日里就是这么进出光线昏暗的小巷子,从没出过问题。已经习惯了,不觉得这有多少危险。
针对这一现象,鄞州交警集士港交警中队周警官说,据统计,在日常交通中不开车灯行驶与开车灯行驶相比,事故发生的几率相差在7倍以上。夜里开电动自行车时开着车灯,别的车辆可以在70米外就看到。如果车灯不亮,别的车辆距离7米都不一定看得到,到那时再想采取措施避让就很困难了。如果电动自行车和机动车尤其是大车并行、抢道,在交通情况比较复杂的区域出现,不论白天晚上都很危险,如果夜间行驶不开灯,简直就是拿生命开玩笑。
民警说,目前没有法律对电动自行车管理作细致的规定,晚上开不开灯也没有明文规定。所以夜间行车打开车前灯,全靠骑车人自觉。不过他建议,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希望市民夜间行车尽量打开车灯,而平日里也要保持车子各配件的“健康”,因为车灯损坏往往伴有电动自行车线路方面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