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由于交通拥堵、电动车超标、违规等现象的发生,导致多个城市的交警部门纷纷出重拳,一些城市实施了“禁电令”、“限电令”,两大令的实施被百姓质疑为“穷人给富人让路”。那么,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电动车消费大国而言,在治理电动车方面如何做才合适呢?
日前,记者有幸采访到了国内电动车领导品牌、新国标修订者的澳柯玛电动车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伴随城市污染的恶化和交通的拥堵,电动自行车凭借不污染空气、节能环保、方便快捷而受到更大工薪族阶层和环保人士的青睐。由于新国标暂未出台,按照旧国标去管理电动车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从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内容来看,国家已经做到了兼顾行业发展和民生需求,在标准的制定上更具创新性和科学性,以安全可靠、先进舒适为基础。在新国标未出台之前,治理电动自行车不能一味地堵,疏才是上策。此举好比大禹治水,改堵为疏,疏通河道,让洪水能更快通过,彻底消除水患。治理电动车违规、超载、超速的也要向大禹学习,变堵为疏,只有通过“疏”,才能既兼顾民生需求又解决城市交通堵塞的问题。
专家也表示,治理电动车靠“堵”并不可取,因为我国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阶层的出行工具基本是电动车,电动车作为一种经济实惠、时尚环保的绿色代步工具,确实能够减少生活成本,减少大气污染,实现还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于民众的目标。“堵”只能作为治理电动车一种辅助手段,更是一种短期行为、一种被动的应急措施,只能缓一时之急。靠“堵”来治理电动车违规等问题,只能让更多的电动车车主去买二手汽车,导致交通更为拥堵,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那么,电动车如何“疏”呢?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业内人士认为,首先在城市规划发展中,要统筹考虑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更好地方便百姓出行,逐渐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其次,政府要修好路,对电动车开辟专门的通道,各行其道,交通自然顺畅,车自然就不堵了。第三加强公民交通法规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自觉维护公共交通秩序。同时倡导绿色合理消费,百姓即使富裕了,也要适度合理消费,杜绝攀比心理和奢侈浪费之风,富裕了不一定都要买汽车,骑电动自行车也是不错的选择。第四是加大对电动车的技术攻关,让篡改电动车的人无法下手。
记者认为,目前,城市交通还存在诸多欠缺,要做好电动车治理工作,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兼顾,要制定长远规划,用疏导的办法,实现行业发展和民生需求的协调发展。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http://www.cebike.com/news/html/201309/2013092310514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