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传统汽车工业仍然落后;然而,被公认为发展方向的新能源汽车,为我们提供了与世界同时起跑的良机。
不仅如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更符合我国实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一系列可持续性发展举措的初衷。由此,2010年,管理层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了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战略层面的部署激发了人们开拓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热情。一时间,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汽车、电池等企业角逐的“战场”。
2012年7月,国务院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提出我国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
中长期发展目标是,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瓦时/千克以上,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千瓦/千克以上。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2020年形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创新发展能力,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千克以上。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可以说,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产业,将不得不经历一个艰难的市场培育过程。
政策扶持效应正在逐步显现。近日,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表示,“未来北京的电动车将使用专门的牌照号段,购买纯电动车的私家车主将不必摇号。” 而前不久,工信部产业装备司司长张相木也表示,“未来节能与新能源车型将享受车辆购置税、消费税和车船税等税费优惠”。
7月1日,继北京、上海之后,广州也推出汽车限购政策。对此,业界专家指出,“为完成《规划》提出的相关中长期发展目标,各地都在不遗余力地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创造条件”。
细细品来,《规划》对营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困难已尽在掌握,对推进路径也比较清晰,即通过“建立完整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框架体系,强化财税、技术、管理、金融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为这一新兴产业培育市场、营造氛围,打牢新能源汽车驶入千家万户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