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张华民研究员入选国际电工委员会的TC105液流电池标准战略专家组,全面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该战略专家组由中国、德国、美国三位科学家组成。此外,张华民团队还全面参与欧洲液流电池标准5个工作组中3个工作组的工作,并牵头其中一个工作组,负责欧洲液流电池标准中用户手册标准的起草工作。在错过制定汽车等传统行业的国际“游戏规则”后,我国正努力参与到新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的制定中,争取在该领域的“话语权”。
行业标准意味着什么?张华民说:“行业标准是一个行业的准入门槛,也是一个行业的‘游戏规则’,一个标准的出台可能让一批企业退出竞争行列,也可能保护一个行业得到长期健康发展。大家可能都知道,因为不符合国际标准,我国国产品牌汽车等工业产品出口难度很大,对整个汽车产业都有很大的影响。
为此,行业标准制定的话语权目前是各国争夺的热点。如果国际标准在制定的时候考虑到本国产品的情况,对于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就容易很多。新兴能源领域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起步基本一样,有些领域我国还处于领先位置,所以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机会非常好。”
但是,要想在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享有话语权并不容易,张华民说:“今年2月份,看到燃料电池电动车国际标准制定,中国缺失话语权的报道后,我真有点坐不住了,于是发信给国际电工委员会TC105标准委员会,要求参与其燃料电池标准的制定。 委员会综合考察了我们的技术水平,5月初TC105燃料电池标准委员会秘书长就给我发来邮件,邀请我参加今年11月在日本召开的工作会议。制定标准,这对一个产业非常重要。”张华民认为,我国的液流储能电池之所以能够享有话语权,在于这个领域我国研究起步早,技术领先。他说:“国际上要制定检验标准,而我们已经做过很多示范工程,评价过几百台电池,这个实践经验是其他人没有的。”
据了解,国家能源局也在2011年启动了我国液流储能电池能源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和大连化物所牵头联合国内相关研究单位和企业,成立了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目前由专家、配套生产企业、应用企业、国家电网等领域的30多人组成的专家组已经就术语、材料、检测、评价方法等四个方面拿出了行业标准讨论稿。
张华民认为,我国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要高于欧洲和国际标准。他说:“我们的技术基础比较高,我们要让产业在高处起步,不能再浪费了资源之后再重新提高门槛。”预计这些标准有望在今年年底正式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