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珠海市民都在纷纷议论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取“禁电”“禁摩”,而5月24日下午发生在前山三台石路因查扣一对收废品的老年夫妇的电动车而引起上千人围观,最终出动特警现场喷辣椒水才得于平息的事件,将目前“禁电”而引起的全市范围内的各种议论推向了高潮。
珠海这个以闲适、和谐和慢节奏而著称的城市,突然出现了千人聚集,而且要出动特警和喷辣椒才能平息的事件,显得特别“刺目”!珠海,究竟怎么了?!从2005年立法试图“禁电”以来,市民一直言论纷纷,而禁与不禁的意见也鲜明对立。事过七年,在众多的反对声中依然执意开禁,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定要禁?
支持“禁电”的主要原因,据说包括:一、不安全,易造成交通事故;二、有碍观瞻,有碍市容;三、不环保,费电,电池也会造成污染。等等等等。如果说易造成交通事故,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道路交通上发生的事故,由机动车的原因或与机动车有关而造成的事故,比起由电动车、行人等造成的事故,一定是机动车的占绝大多数!
说有碍观瞻有碍市容的人,不如更直白地说,是那些骑电动车的人碍了你们的观瞻吧?倒好象很少听骑自行车、骑摩托车的碍了观瞻。第三,说不环保的人,简直有点强词夺理。因为,电动自行车是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发文同意生产并且鼓励生产的交通工具;再者,近年来,全世界的趋势都是以电能逐渐取代石油等能源,君不见,连汽车界都在推行“节能环保”为特点的电动汽车了?
珠海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确实有许多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体现了特区的发展和成就。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不少方面,珠海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作为全国最早一批设立的经济特区。当年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希望深圳、珠海等地区“杀出一条血路”来,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摸索一条可供全国借鉴和学习的路子来。但是,珠海呢?在改革开放早期和中期的技术和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拒绝了劳动密集型的工业转移;一直想学习西方的做法,希望直接从事高科技的产业。
事实是,三十多年过去了,去高新区等园区看看,珠海有多少高科技产业?珠海又有几个全国叫得响、叫得亮的品牌?不说广州、深圳,只看并非特区的佛山、中山等地,从基础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步积累,如今,其知名品牌、产业链建设、经济实力等等,无不走在珠海前面。而珠海多年来城市定位的摇摆不定、无所适从,也因此错过了不少发展的良机。几年前,刚刚差不多还清了政府债务,从去年起,又再次开始背负了巨额债务,或将再次面临因沉重的负担而致珠海举步维艰……多年以来,珠海的经济实力一直徘徊在珠三角的倒数之位(甚至有排在广东省的十位之外!),在承接国家的帮扶欠发达地区任务时,珠海显得捉襟见肘、尤其艰难!
凡此种种,珠海的示范意义,最值得称道的,当然是不发展、慢发展而留下的绿水青山了。这,也是目前生活在珠海的市民——主要是生活在珠海城区的不到一百万的市民、特别是有稳定收入、有房有车一簇所乐于享受的环境和氛围了。而对于那些还只能或主要依赖于骑电动车的市民来说,他们或许还谈不上“享受”吧?因为,他们每天必须骑着电动自行车,送快递、送水、送煤气,必须骑着电动自行车上班、接送小孩……电动自行车,之于他们,不仅仅是生活工具,甚至是必需的生产工具!谋生的主要工具!剥夺了这些,而又没有提供充分的替代工具和其他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对于这些群体而言,一是必须付出更多更大的成本,二是可能只能离开珠海……
改革开放的成果,难道只能由珠海城区的这不到一百万的珠海市民享受?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成本和阵痛,难道,就只能让生活在底层的、弱势的市民,和那些珠海以外地区和人民去承担?
公开限制国家允许并倡导的产品,且不说珠海的本次立法与上位法是否有所冲突。而以禁代限、以禁代管,容易让人理解为懒政行为,也是只顾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简单而粗暴的做法。
对于这次的“禁电”,所幸有诸如陈利浩等政协委员已经提出了建言,并提供了“改禁为限”、“及早修法”等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如今全国上下都重视并提倡民生为先之时,在珠海再一次吹响“创文”的号角之际,如何更多更好地听取民意,如何更合理地看待和解决这一民生问题,正是考验当政者的胸怀和智慧的时候!
珠海,显然不是一小部分人的珠海,而应当是所有生活在珠海城区和西区等各个区域市民的珠海,也应该是全国人民的珠海!我们期待着,珠海,不仅仅有环境优美,更有人心宽博、管理科学、法制昌明、政能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