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无暇静静品读《甄嬛传》,闻听此剧原是极好的,怎奈琐事渐繁,仅浮光掠影看过一二段落,也不负此剧编创恩泽。说人话:我只看过半集。
重播了好几轮,喧嚣了一个多月,《甄嬛传》终于告一段落,除了捧红了新一茬年轻演员外,《甄嬛传》的语言方式也被观众和粉丝们效仿,在微博、博客、短信中戏谑调侃,称作“甄嬛体”。
新浪网“郑勇的微博”里这样写道:“方才有人约我吃饭,想必是一个人吃饭没劲,若能一起吃饭那必是极好的饭局,倒也不负恩泽。”下面评论栏里马上有网友评论道:“郑大人,民女给您续写一下,说人话,一个人吃饭没劲,晚上一起吃饭”;
拥有数万粉丝之众的名博“医生护士那些事”的微博里也转发了《甄嬛体之医药圈》:公司的产品是极好的,学术推广配上客勤关系,原是最好不过的了,虽说运气欠佳,医保未进,成全竞争产品进医院,倒也不负恩泽。”说人话:“今年指标没戏了。”
前些天,笔者收到某作者的Email,发件人的名字填写的竟然是“本宫……平身”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微博,让人感叹大家的娱乐天赋和语言可塑性的同时,也让人感慨电视媒体的力量。
实际在“甄嬛体”出现之前,“凡客体”的“我是……我也是……”和“淘宝体”的“亲……”也风行了一段时间,《甄嬛传》这部虚构的宫廷剧加入了大量古典文化元素,使“甄嬛体”更有演绎的空间和文字游戏的意趣。
据说,《甄嬛传》原著作者、编剧流潋紫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红楼迷”,从小苦读且精通《红楼梦》的她深受曹雪芹写作技法的影响。新浪网记者粱巍有文章评论,在《甄嬛传》中,流潋紫也效仿曹雪芹,将茶道、花艺、香料、饮食等中国传统文化囊括其中。如枫露茶、骨髓汤、夕颜花、玫瑰露、茯苓霜这些在《红楼梦》中所提及的经典名称,都被用在了后宫小主们的身上,而欢宜香、舒痕胶以及后宫的各类珠宝玉器、首饰服饰等,也尽显编剧深厚的文化底蕴。
有不少观众在看了《甄嬛传》之后觉得似曾相识,翻出了《红楼梦》重新仔细研读,找出了《甄嬛传》和《红楼梦》的相似之处。有观众发现,除了物品器具模仿了《红楼梦》,就连人物性格也和《红楼梦》极为相似。比如甄嬛身上有黛玉的才情和柔弱,后期却有凤姐的杀伐决断,恩威并施的凌厉和决绝;眉庄有宝钗的端庄大方,李纨的温婉守静;安陵容看似如迎春般木讷,其实也有缜密心思,勃勃野心;淳儿则如同史湘云一般爽朗可爱。
《甄嬛传》中涉及大量古典诗词歌赋,也引发了观众重读经典的热潮。如剧中安陵容为雍正唱的一曲《越人歌》,是摘自《诗经》,曾在电影《夜宴》中为周迅所唱。《诗经·国风·郑风》中的《女曰鸡鸣》、《诗经·大雅》中的《凤凰于飞》、《诗经·邶风》中的《击鼓》、屈原的《九歌·山鬼》、唐玄宗梅妃的《楼东赋》、李白的《长相思》、白居易的《长恨歌》、宋朝张玉娘的《兰雪集》等,都是《甄嬛传》中所提及的诗篇。
一部虚构的宫斗剧,能够引发观众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不失为一件好事,这让我想起北京电视台《养生堂》栏目的一位专家讲的一个故事,此专家的孙子是迷恋周杰伦的90后,因为周杰伦的那首连说带唱的《本草纲目》,这个90后的前卫青年竟开始翻看奶奶书架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