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商情网:行业资讯旗舰!
免费注册>>
经销商登陆 | 商情通 | English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 行业观察专题 > 正文
电动自行车“三个坚定赢未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2-2-11 15:44:26
我来说两句( ) | |
[提要] 2011年是电动自行车行业明晰形式,饱满发展的一年;是回归理性发展的关键一年。

    2011年是电动自行车行业明晰形式,饱满发展的一年;是回归理性发展的关键一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不寻常在于:这一年电动自行车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行业受政策刚性驱使,开始进行产业提升和市场规范;不平凡在于:这一年电动自行车行业攻坚克难,危中求机,掀起产业升级潮,走向企业转型路,在电动自行车规模化发展十余年的征程中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值此2012年新年之际,江苏乾宇集团陈评向积极面对挑战的行业人士送上亲切的新年寄语,并为行业点明发展的方向。

    回首2011,很多人可能会用“波折、磨难”来形容,的确,四部委通知、九部委整治等举措一度让电动自行车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业内信心明显受挫。但“硬币有两面”,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政策的刚性整顿、制约恰是给了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电动自行车行业转型升级、集约发展的最好契机。

    G20第六次峰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五个坚持谋共赢”,这里我想借用一下,并稍做改动,作为对行业2012年的寄语,就是:“三个坚定赢未来”。

    第一,坚定信心。

    从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出第一台轻型电动车,到现在市场保有量突破1.4亿辆、发放生产许可证2000多家、产品系列林林总总,“通过生产世界上超过95%的电动自行而成为该行业的世界领导者”(美国着名学者、经济学家欧亚伦语),中国电动自行车仅用了短短十数载。

    这其实并不奇怪,因为电动自行车环保、轻便、经济、便捷,既满足市场需求又符合未来“绿色环保”经济发展的大势。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10多年来,行业平均年增速为40%,最高曾达68%;2010年电动自行车产量是2954万辆,销售总量突破了2200万辆。即便在压力空前的2011年,我们预测总产量仍会在2700万辆到2900万辆之间,总销量仍保持在2000万辆以上高位震荡,和2010年比持平或略有上升;出口比去年增长已没有任何悬念,将在65万辆左右……

    显然,越来越高的油价、越来越糟糕的环境和气候变化,让电动自行车的存在已成为一种刚性需求,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它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第二,坚定创新。

    美好的未来当然不会自己到来,想要实现,就必须用“创新”来诠释时代的需求。这对行业至少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

    一是研发创新。当前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电动车产品在研发上往往更注重外观和硬件设备,对软件和理念上的突破缺乏重视,因此行业真正引导消费、发掘市场空间的新产品极为少见。

    但无论是“十二五”规划还是此次行业整顿,传递的都是这样一个信息:锂电自行车是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电动自行车是电动汽车的练兵场目前已成业内共识,国家对电动汽车的高度重视对于锂电自行车的发展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统计也表明,全国53家重点整车制造企业2011年上半年销量增长了11.7%,其中锂电自行车销量增长了84%。锂电自行车产业化和市场化或将成为“十二五”期间行业转型升级的开拓性力量。

    二是标准创新。国家政策推动的行业整顿使得现有标准的修订和新国标的出台变得更加迫切。11月初,江苏下发了《江苏省电动自行车备案管理办法》和《江苏省电动自行车产品备案管理技术参数规范(试行)》。对行业最为关注的系列问题,如申请备案的企业生产能力、产品的技术参数等,两个条例都给出了明确规定和说明。我们也了解到,天津、山东、浙江、河南等其他电动自行车产销大省也将在江苏率先出台管理办法的影响下,陆续出台当地的管理办法和规定。

    据我所知,成立的GB17761《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国标修订协调工作小组已分工落实有关事宜,且和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和汇报。地方协会和骨干企业组成的专家组也于去年12月13日在无锡召开了“电动自行车国标修订工作会议”,并就修订国家标准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的范围、内容和方法,以及最终形成行业内统一意见的时间进度进行了安排。可以透露的是,行业有望在今年一季度前后提出行业标准的修订意见,报国家有关部门。

    三是管理创新。

    当前,现代企业的竞争已更多地是以软实力博弈的方式进行。行业企业想在日益高层次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在管理和生产监管上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在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制度三方面创新,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转变思路,创造条件,以适应新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变化。鉴于此,中国自行车协会已将管理培训列为今年培训工作的重点,且准备建立人才库,以使企业能够获得真正先进的管理理念,逐步完善其管理体系。

    第三,坚定恒心。

    在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经过了萌芽期、初始发展期、高速成长期后,电动自行车将进入平稳发展期,就此踏上转型升级之路。这个拐点已经出现,行业要适应这种变化并在变化中重新思考、重新定位。

    还必须认识的一点是,转型升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且对行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是绝对的利好。只有抱定这个信念,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从容应对各种磨难和挑战。

    信念重要,思路更重要。电动自行车究竟怎么转型?我想,核心仍应是依靠文化来提升产业。

    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号角,国务院各部委在贯彻全会精神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行业文化建设。这是大势,行业必须看到,更必须跟上,否则就要落后,就要长久地困在瓶颈中爬不出来。我在很多场合也都讲:文化是提升我们产业的一剂良方。电动自行车当然也包括在内。

    现在,自行车已找到了“骑行文化”这个突破口,并初尝成功的滋味。电动自行车可以借鉴其经验,认真思索自己与文化的结合点在哪里?怎么做?在此之前,电动自行车应打好基石,一方面夯实物质基础,构建物质文化,抓好行业文化知识平台、宣传平台和活动平台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凝聚精神动力,构建精神文化,着力树立先进思想理念、培育核心价值体系、打造行业强势品牌。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电动自行车以量换质、价格竞争的时代已经过去,“品牌竞争”将是今后行业的主旋律。事实上,迹象已经显露:中国自行车协会去年进行了全国10个省市的实地调研,结果发现,2011年企业产销量呈现“两极化”——中小企业有较大的跌幅,某产区仅一个市就有40家小企业转产关闭或退出市场,而骨干龙头企业的产销量则大幅度增长,平均增幅在20%—30%。

    可以想见,未来,行业格局将建立在板块竞争的基础上,一定规模以上企业将不到300家,最终形成“三大方阵”:以行业十强为代表的第一方阵,强者恒强;第二方阵为骨干企业,继续做大、做强,品牌之间的竞争将愈加激烈残酷;第三方阵将细化市场,把重心放在部分地区,成为区域性强势品牌。

    2011年12月中下旬,德国着名的《法兰克福汇报》在采访我后写了一篇报道,后被参考消息转载,标题是《电动自行车愈发走俏中国》,文中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北京的潮流与德国同步:再没有哪种交通工具像电动自行车这样受欢迎”。

    这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2012已经到来,我们又将踏上新的征程。祝愿新年的阳光不只打在我们的脸上,还照进我们的心里。

关键词:电动自行车 
我来说两句( ) | | 责任编辑:宫贤龙
分享到:
新闻商机企业整车配件招聘求职
 Vip企业
供应 | 求购 | 招商 | 合作
 精彩图赏
香车美女 | 经典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