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牌上路多年后,武汉7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6月20日起开始上“户口”。与上牌同步,武汉市首个电动自行车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也旋即问世。然而,一个月过去,这一让保险公司信心满怀的新险种,问津者却不足2%,与当初市场预期的30%投保率相去甚远。
出师未捷
武汉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统计,去年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达1000余起,死亡60余人,受伤1200余人。今年6月实行的《武汉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鼓励为电动自行车投保意外伤害和第三者责任险。市场嗅觉敏感的保险公司顿时悟出商机。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武汉分公司率先在该市推出电动自行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受伤的,医疗费赔偿限额5000元,若死亡或伤残的,最高可赔5万元;单车年保费60元。
连日来,记者先后走访多处上牌点,让人意外的是,尽管上牌市民众多,但投保的却寥寥无几。
上周一上午,记者在华中筑慧电动车市场观察一个多小时,等待为电动车上牌排成长龙,有六、七十人,但投保者仅有2人。
来自人保和交管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17日,全市电动车上牌229010辆,但投保保单只有3000多份,不足上牌车辆的2%。
供需错轨
武汉市民邱宇说,保费60元,最高保额却是其800多倍,保费并不贵。但之前从未听过此保险,在华中筑慧电动车的一处办牌点上牌时也没看到保险人员,想投保都投不了。
人保财险公司说,目前全市设有75个电动车上牌点,但限于人手紧张,只有40个点驻有保险人员,加之未进行大力宣传,知晓度不高,这是导致投保率低的原因之一。
现有的保险条款缺乏吸引力则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市民万章红咨询后表示,该险种赔付金高,但却只保障第三者受伤治疗,不能保障骑车人的受伤治疗费,而且每次赔偿还有200元的绝对免赔额。“这对于小擦小碰的电动车事故而言,并不划算。”
他说,车主最担心电动自行车电瓶被盗,但保险公司却不保电动车盗抢险,现有的第三者险吸引力不足。
还有不少市民心存疑虑,按电动车三责险条款,保险的电动自行车,“其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公里/小时”。而武汉市90%以上电动自行车是超标车,一旦出事保险公司会否拒赔?
人保财险有关人士解释,超标车上牌后还可使用3年,因此在承保期内不会以此为由拒赔。至于盗抢险,考虑到出事概率高,保险费率难以拟定,因此没有出台电动自行车盗抢险。
期待变革
出台此险种前,武汉人保财险曾到江浙等地考察,浙江电动自行车投保率为60%-70%,江苏也有30%以上。人保财险曾预计,武汉投保率应该也在30%以上。
然而现实却与理想相去甚远。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保险学教研室主任潘国臣说,如果投保率持续低迷,就是保险界典型的市场失灵。引起这种结果,要么是投保人觉得保险条款不能覆盖风险,要么是交易费用高。“武汉市民的保险意识需要提高也是原因之一。”
他介绍,电动自行车第三者责任险属于小额保险,保费低,但同样要查勘、定损,保险公司理赔成本高,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投保人才能维持盈利。如果不能按照市场需求修改条款或降低经营成本,小额保险推广将存在难题。
人保财险公司人士表示,武汉与沿海省份相比,电动车保险的条款类似。武汉目前现状反映出宣传不足和投保人意识的缺乏。
该市交管局及受访市民表示,电动自行车保险是件好事,但目前的困境却折射出百姓更多的期许。期盼好事既能叫好又能叫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