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绿色博览会日前在北京中国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图为观众在博览会上了解新款电动自行车。 陈晓根摄
电动自行车虽小,却是考验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道大考题
6月6日起,深圳主城区开始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这个城市的50万辆电动自行车一夜间“无路可去”。
深圳并不是我国第一个限制电动自行车上路的城市,而对于电动自行车的定位、管理与存废的争议,仍在各个城市持续。
一纸禁令引发连锁反应
电单车的定位,不仅涉及道路安全、服务业发展,更关乎民生
尽管“政府要封杀电单车”的消息已在深圳坊间流传,但当消息正式公布时,还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电动自行车早该禁了。骑得飞快,又没什么声音,嗖一下就从身边窜过去,太危险了。”家住深圳市宝安区的刘女士说,现在市场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大多没有限速器,违规载货、载人的也不少,经常让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提心吊胆。“警察连违章的汽车都管不过来,更何况电单车。干脆禁了,挺好。”
家住南山区的郑舸则对“禁令”持反对态度。“我骑电单车从来不超速、不超载,没撞过人,也没闯过红灯,凭什么就不能骑了?”郑舸的电动自行车是老婆花了一个月工资,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每天骑着电单车穿行在深圳大街小巷,看着身边堵得一塌糊涂的小汽车、挤得像罐头似的公交车,是郑舸仅有的优越感。“骑电单车的,收入都不高,这也是可观的家庭财产啊。政府应该管超速的、违章的电单车,不能伤及无辜啊。”
在深圳的50万辆电动自行车中,有一些是像郑舸这样自用的交通工具,还有一些则是谋生工具。
“现在是‘炮换鸟枪’,一夜回到5年前。”深圳圆通公司华侨城分部快递员杜胜,这几天常因为迟到遭到老客户埋怨。脸上陪笑的杜胜,心里委屈,花几千块钱买的电单车,突然变“黑车”了,他不得不骑自行车送件。“原先俩小时的活儿,现在需要3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效率降低了一半。”
效率低了,意味着收入也要下降。由于自行车负重低,公司为了保证时效,原先由杜胜单独承包的小区,现在改由3个人负责。“原来一人独享的提成,现在要3个人分。而且深圳夏天太闷热,骑几分钟自行车就是一身汗。现在是又累又挣不到钱,再撑两个月,要是一直这样,我就不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