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圳发出通知,从6月6日到12月5日,主要区域24小时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之后,对此的社会讨论不绝于耳。不少人担心,主管部门今年3月就曾下发《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拟淘汰时速超过20公里,整车重量超过40公斤的电动自行车,深圳此举是否会引起其他城市效仿,标志着淘汰电动自行车进入实施阶段?同时,此举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遭到电动车业界以及使用者的质疑。
电动车:交通安全的杀手?
深圳警方解释,此次限制电动自行车最主要原因在于,电动自行车上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数据显示,2009年比2004年电动自行车涉及性死亡人数增加了6倍。
对此,绿源电动车公司董事长倪捷说,应该理性看待这一数据。2009年中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是1.2亿辆,1.2亿人涉及到的死亡人数是3600人,日本的总人口是1.27亿,涉及的交通死亡人数是6000人,比电动自行车的群体高一倍。
倪捷进一步解释说,从2004年到2009年,我国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事故量上升了6倍,而同时期保有量从1500万辆发展到1.2亿辆,增加了8倍,如果电动车安全性很糟糕的话,事故率的增幅应该高于保有量的增幅。
倪捷提供了另一组数据,在没有电动车之前,2004年自行车死亡人数一年涉及13655人,2009年自行车死亡人数下降到5316人,近年来大量的自行车群体转向了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死亡人数大幅下降。而2004年以来的数据显示,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两者合并的涉及性死亡人数逐年大幅下降,2009年比2004年死亡人数减少5250人。
“行人受伤人数的统计数据,2004年是76431人,2007年70838人;2007年比2004年,电动车增加约8倍,行人受伤人数反而减少了5593人。”
时速20公里:速度太快?
今年3月,国家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联合下文《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结合实际,设定“超标”车的过渡期限,限期淘汰“超标”车。在此次整改中,四部委重申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999年颁布实施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最高时速不得大于20公里、整车重量不得大于40公斤。按照此规定,目前1.2亿辆电动车多数将面临禁止“上路”。
倪捷说,20公里很尴尬,电池最高电压与最低电压之间有20%的差距。20公里是什么速度呢,充满电的时候的最高速度,也就是充满电后前两公里可以达到的行驶速度。而以20公里为限速的话,电快用完的时候就是14公里。
倪捷表示,按照规定目前的电动车出厂速度都在20公里以下的,不存在超标问题,但有的消费者购买后嫌慢,改装拆掉了限速插头。在合理的制度内,限速器是应该被淘汰的。
“但目前实际情况是,不带限速器的情况下最高满电20公里的电动车是不会被消费者需要的,如果你做20公里产品,就是卖不掉,表明当下的这个标准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生活需要了,需要修改。目前,美国是32公里,欧洲是25公里。”按照标准化法,类似的技术标准5年就应进行相关的修订,而目前执行的标准是十几年的标准。
关于降低重量,倪捷说,要把重量降下来,第一个可能就是取消铅酸电池,因为铅酸电池重量能量比太低,每公斤大概有30-35瓦斯,装一度电就要有35公斤,能耗效率每百公里1.2度,或者超标一点达到1.5个千瓦时,限制40公斤就不可能了。而使用锂电池现在还有些问题,很多人怀疑安全性问题,比如火灾、爆炸、受热反应问题等等。
1.2亿人的出行何去何从?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所有机动车的数量是1.99亿辆,与此相对,电动自行车2009年1.2亿的保有量,2010年预计达到1.5亿,这已经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初步计算,中国11人中就有一人拥有电动自行车,这部分人的出行方便应该被考虑。
记者随即采访中,消费者追求的速度基本在30公里左右,低于20公里基本上就是自行车的速度,就不会选择购买电动自行车。
一位李姓电动车使用者说,购买电动自行车后,他每天上班可以晚出门至少半个小时,而且很方便。对于安全问题,他说自己平时人多的时候会放慢速度,人少时会加速,认为是比较安全的。
电动自行车目前是物流配送普遍采用的交通工具,配送员小刘说,如果没有电动自行车,真不知道每天怎么工作,如果改用其他交通工具,物流成本肯定会上升,而且配送速度也无疑会减慢。
除了担心出行不便之外,不少消费者担心,如果按照新规定执行,现在家中的电动车怎么办?消费者的损失谁来负责?
同时,也有人提出,如果这部分电动自行车使用者购买汽车,或是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对于目前已经紧张的交通现状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出行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