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上,有1017辆各类新能源车行驶于世博园区内,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营。此次运营将给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什么推动作用?
日前,记者在"感知上海"活动中走访了世博新能源汽车嘉定基地。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表示,他们将积累、分析世博园车辆大规模运营中的各项数据,有了这些数据,我国在新能源车的国际竞争中就会获得更大的发言权。
纯电动车将入市燃料电池车最被看好
据余卓平教授介绍,世博新能源车分为三大类: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能源以燃油为主、电动力为辅,虽然不能达到 "零排放",但它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的新能源车类型。这类车能节油10%―40%,凭借这个优势,混合动力汽车将在未来几年内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世博园区3.28平方公里内,运营的是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这两类 "零排放"汽车。它们都是靠电力驱动,但电力的来源不同。纯电动车的电力来自电瓶,充电后即可行驶。"你可以把它们看作电瓶车,但它的性能比普通电瓶车要好得多。"余卓平解释说。目前,纯电动车的各项性能与燃油汽车已不相上下,但它的弱点是充一次电的时间很长,需要5-8小时,而且充满电后只能行驶100多公里。但余卓平表示,尽管有这样的弱点,纯电动车仍将在两三年后进入市场。 "今后,我们可以让纯电动车夜间在车库里充电,这样就有了充足的时间。 100公里上限对长途是个限制,但驾驶它上下班是没有问题的。"
相比纯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成熟度较低,但它被公认为未来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这类车是靠氢和氧的化学反应产生电力,需要加氢站供给能源,加一次氢的时间和燃油汽车加一次油的时间差不多。据介绍,目前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面临着成本高、加氢站大规模建设投资大、氢的来源不多等 "瓶颈问题",因此燃料电池汽车进入商用阶段,预计还需要十年左右时间。
世博会让我国新能源车拥有 "know-how"
虽然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还有待时日,但在各类新能源汽车中,余卓平教授最看好的就是它。上海世博会上,燃料电池汽车共有196辆,包括轿车、公交客车、观光车三种车型。为了给这些车加氢,世博会组织方在世博园附近的济阳路上建立了加氢站,这也是继安亭加氢站后,本市建立的第二座加氢站。
同济大学氢能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建新告诉记者,如今每天凌晨,他们自主研发的两辆移动加氢站会进入世博园区,为196辆燃料电池汽车加氢, "每个移动加氢站一晚上为近100辆车加氢,这种速度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如今,通过与多家汽车厂商的合作,同济大学研发的燃料电池汽车已处在世界前列。谈到这一点,余卓平院长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豪情和急切: "在传统的内燃机汽车领域,中国因为起步晚,所以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和发达国家基本处在同一水平上,这一轮汽车产业的发展我们可不能再落后了。" 余卓平表示,在世博会新能源车的大规模运营期间,同济研发团队将采集各项运行数据,并对它们加以分析,力争找到新能源汽车下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这些数据在实验室都是得不到的,将给我们带来宝贵的know-how (技术诀窍),让我们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