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特别是电动自行车行业将面临洗牌,企业要做好赶考准备,5月10日,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如此提醒道。
当日,马中超坦言,目前我们的电动车存在产能过剩,现有2000多家企业确实太多,“今后企业的整合兼并是必然,我们鼓励在生产中高端车型上下更多功夫,打造知名的国际品牌”。
在新国标出台前,马中超表示,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已行动在先,开始谋划产品转型。
行业洗牌
新国标出台日期日近,马中超预言,大小企业都将迎来一次生死考验,全行业将迎来洗牌。
“我在多个场合都跟企业讲,要做好准备。新国标是一条硬线,不同企业都要拉出来考试,能过这条线就能生存,过不了的就面临转型,甚至淘汰。”
在去年围绕新国标的争论中,是否限速、限制整车重量,是否为超速车型上机动车牌照,一直是争议焦点。由于目前尚未形成最终定稿,马并未透露对这些焦点问题的官方答案。但速度的考量显然。
“摩托车可以电动化,但电动自行车绝不能摩托化,一旦摩托化了,产品类别就很难区分,就容易让大家担心是否需要上牌照去机动车道;或者担心在非机动车道,速度太快,重量太大,会影响行驶安全。”
马坦言,目前业内所谓豪华款电动车,尽管很多企业不肯承认,实际很像或者就是摩托车,“但你敲敲外壳都很软,里面线路布局也很简陋,如果到机动车道,肯定撞个稀里哗啦。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受影响,不能干这种事”。
就当前行业整体产销看,马直言,从目前国内自行车的产能看,其中电动车产能是比较过剩的。他介绍,世界每年自行车总体产量大致在1.2亿辆左右,其中电动自行车大约不到3000万辆,其中多数都是中国制造。“这么大的量不能再增了,2000多家电动自行车企业的产能大大过剩。”
马中超称,目前,2000多家电动车企业,几千家自行车企业,几千家零部件企业,并不是产业成熟的标志。
“显然,我们的行业还很不成熟,这2000多家企业,什么时候到了一两百家,有了自己的过硬品牌,成为国家产业发展必需的一类产品,在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都更加提高,才谈得上成熟。”马说。
不过,自行车行业的整合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以电动车为例,中国轻工业十强电动自行车企业,其产值已经占电动车总产值的32%。
马中超同时指出,除电动自行车外,普通车型产品结构也不尽合理,当中低端车型太多,中高端车型太少。
马举例称,“比如我到河北平乡,单是一个县城的小作坊,车子就数以千计,这产能能不过剩嘛?”
出口单价偏低也是个问题。马提到一个细节,目前出口国外的车型,大部分是OEM给人贴牌,比如一个有棱有齿的飞轮,在上海做成本是7元多,出口还赔钱;而它转移到河北平乡,4元多就能出来,卖给老外也是4元多。
“我开始以为是美元,一问居然是人民币,这还不够一碗加州牛肉面钱,牛肉面还卖8块呢。”马说。
由于附加值低,马了解到,目前台湾出口一辆中高端车型是280美金,而国内平均出口一辆仅60美金。
企业应对
在新国标未正式出台前,行业协会和有关企业也在未雨绸缪。
目前,马中超所在的中国自行车协会正在做些别人看起来似乎没用的事——培育自行车中高端骑行市场。
5月16日,由该协会发起的“北京——深圳骑行活动”即为尝试。在18天4633公里的征程中,他们规划的路线并不是景点或胜地,而是一个个城市闹市区,其意图恰在于通过密集的城市推广骑行文化,提升中高端车型需求。
而这殊为必要。在之前的调研中,马中超了解到,在美国、日本、荷兰等自行车使用频繁的国家,作为一种锻炼和业余休闲方式,近年来出现了需求井喷。
马中超称,目前国内中高端车型生产能力不能说不具备,但需求整体还较弱。除需求培育外,提高产品附加值也殊为紧迫。
据其介绍,国外好的山地车,可以一两年不用打气,有的还能自动补气;自行车的座位,可以根据需求调整舒适度。“应该说,开发需求的过程,就是产业升级的过程。产业升级了,出口附加值自然就高了。”
鉴于目前30个世界自行车名牌里并无一个中国大陆品牌,马中超有个野心,在今后两到三年内培育出1到2个世界名牌,变量的竞争为质的竞争,提高出口车单价和附加值。
他设想的路径是先从国内做起,“比如,我们研究过中高端国内大概有3000多万受众,如果能够做到5%,150万,每辆车单价从几百块上升到上千元,那就不得了,一点点往上做,还将带动头盔、骑行服装等相关产业链”。
在马中超看来,中国自行车行业还必须打国际牌。“我们目前的电动自行车出口份额才1.7%,如果达到10%,从40.4万辆的出口量扩大到200万辆,过剩的产能就可以成功向国外转移了”。
“今后一集中,几家龙头企业的生产能力将大大提高,没有实力的小企业被淘汰,已成定局。”马中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