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环保节能汽车“最终解决方案”,纯电动汽车今年迎来了“关键年”。不仅多款电动车登上新车目录,国家对新能源的补贴政策也呼之欲出。看准了政策优惠的曙光,世界各汽车巨头们也加紧在中国布局电动车项目,比如近日与武汉市达成协议的日产,将于明年引入纯电动车LEAF。
补贴政策 犹抱琵琶半遮面
望眼欲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消费者和企业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的渴望,或许再恰当不过了。
从补贴方案最快于2010年1月出台,到后来又延至3月底;从针对个人购买行为国家最高补贴6万元,到各地闻风而动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车的推广新政几乎每天都在挑动着人们的神经。这一次,补贴政策被确定于今年年中出台。
补贴方案为何姗姗来迟?“关键是各方利益无法平衡,各方对新能源汽车的前景还存在不小的分歧。”有了解内情的企业人士表示,这一点,在工信部和科技部这样最高层面的主管部门间也有所表现。
此外,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也在一定程度上滞缓了《规划》的出台。去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完善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措施。会议建议,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的试点。按照“分工”,消费者购买新能源的补贴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而地方则负责对充电设施建设等提供补贴。这一貌似地方政府“亏本”的原则却引来了诸多市长的争夺。
目前初步定下的私人购买新能源车补贴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和深圳,而包括武汉在内的城市也在努力成为试点城市。而被列入产品公告的新能源车补贴额度为3000元到60000元不等。
放眼世界 优惠政策百花放
少了政府的政策扶持,纵然汽车厂家技术再成熟,电动汽车的发展一定像少了一个轱辘般跑不快。如果任由市场选择的话,消费者无法自己承担电动车高出来的那部分成本。以比亚迪电动车F3DM为例,价格在16万元左右,这个价格买两台普通F3都绰绰有余。
在电动汽车发展较快的国家,购买电动车有着多种多样的优惠政策,比如日本,电动汽车的购买者和租赁企业将获得相当于电动汽车与普通燃油汽车价格之差50%的补贴。
在美国,早在1976年,国会便通过《电动汽车和复合汽车的研究开发和样车试用法令》,以立法、政府资助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加速发展电动汽车。1990年,加利福尼亚州在为防止大气污染而制定的限制法规中规定:到2003年,“零污染”汽车的销售额要占新车销售额的10%。
而法国政府与汽车制造商签订协议,在20个城市推广使用电动汽车。目前,法国已有10余个城市运行电动汽车,且具有比较完善的充电站等服务设施,政府机关则带头使用电动汽车。法国政府为了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还采取了“企业购买电动汽车的第一年可以免税”的政策。
此外,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电动车优惠补贴。而拜这些优惠政策所赐,电动汽车在日本的销量总是名列前茅。在中国,有了政策支持,电动车的发展自然会顺风顺水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