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十几天,2010年1月1日,《郑州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实施满一周年,该条例中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上牌制度。
但在过去近一年中,郑州街头的6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依然没有上牌登记,没有“名分”,处于无序管理状态。
不少市民质疑,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上牌制度已明文立法,为何近一年没有实施?
【事件背景】
上牌缘于安全隐患大
近年来郑州市中心城区电动自行车数量急剧增加,目前拥有量为60多万辆,且呈现出电动自行车摩托化的趋势,成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
据郑州交警部门统计,近几年的交通事故中,电动车事故占很大比例,平均每天发生的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有130起。
郑州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说,由于对电动自行车没有实行上牌管理,事故责任人逃逸情况时有发生,致使交通事故受害人的赔偿问题没法解决。同时,电动自行车的被盗问题也十分突出,上牌管理很有必要。
2008年10月31日,郑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郑州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11月28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该条例。该条例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该条例明确规定:“郑州市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行驶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办理登记,未经登记不得上路行驶。具体由交警部门负责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
【交警部门】
缺管理细则无法上牌
郑州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说,电动自行车上牌遭遇现实操作难题。按照国家《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合格的电动车最高时速不超过20公里,整车重量不超过40公斤,具有脚踏行驶能力。据调查,郑州市6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中,不符合上述标准的超过80%。如果无法或者很难改造,那么那些在《条例》出台之前就购买的电动自行车,将面临停驶的结果,这样给消费者带来的经济损失,该由谁负责?此外,电动自行车如何限速也是个问题。
“哪些车可以上牌?怎么缴费?有何具体规定等,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细则,目前郑州的电动车还不能上牌。” 这位负责人说。
【法制局】
细则尚需进一步论证
对于电动自行车上牌管理细则迟迟没有出台的原因,郑州市政府法制局法规处有关负责人解释说,目前电动车上牌的草案已经出台,正在继续论证当中。之所以近一年时间没有出台,是因为电动自行车涉及众多老百姓的出行问题,需要慎之又慎,以便管理更加人性化,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在今年4月,郑州市政府法制局曾对外公布《郑州市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共收到电子邮件200多封,多数群众支持,部分群众反对。
对此,这位负责人称,虽然条例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实施上牌管理制度,但近期还不能实施,具体细则何时出台尚需进一步论证。
【法学专家】
“有法”就要“必依”
河南振山律师事务所律师武英群认为,郑州市实施电动自行车实名登记制度的初衷无疑是好的、积极的。但现在立法机关出台的“电动车上牌”法规却形同虚设,执行流于形式。
省社科院一位法学专家称,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问题较为突出并涉及众多老百姓切身利益,既然法规已经出台,相关部门就应该真正“有法必依”,而不是“有法不依”。相关部门只有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才能把好事做实,把好事做好。(李凤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