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过去的2008年对于全球汽车行业来说是极为戏剧性的一年。所有汽车业的神经都被两件事情所牵动:第一件是上半年的原油价格飞涨,第二件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在金融海啸影响下的艰难挣扎。而这两件事情又都紧密联系到新能源汽车。原油价格尽管受到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回落到较低水平,但上半年冲出的历史高位仍然让人心有余悸。而美国政府尽管拿出250亿美元拯救"三大"汽车公司,但重点却要求他们开发新能源汽车而谋求再战汽车市场。
在替代能源没有大规模应用之前,石油作为一种必需品,其供给和需求都是刚性的,而石油资源的枯竭只是时间问题。但是,石油资源并不等同于能源。对于汽车工业来说,能源问题的本质并不是"能源短缺"问题,而是克服实现"能源多样化"的挑战,从而摆脱对传统石油的依赖。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纯电动车(以电池为动力)已逐渐在众多选项中开始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相对可行的长期能源解决方案。最近,各大主要汽车公司都纷纷宣布了自己的电动车计划,如通用的Volt, 三菱的MIEV, 比亚迪的F6e,以及雷诺日产的Project Better Place项目。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已知的技术条件下,几乎所有的能源,都可以转化成电能被人类利用,例如煤,水力,风,太阳,石油,核能甚至氢燃料电池。而且,即使在现有基础设施条件下,电能易于储存并便于高效传送。
而相对于处于理想状态的燃料电池汽车,以电池为动力的纯电动车无论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技术基础,还是市场的可接受度上都有较大的优势(见表一)和较高的现实可行性。例如在基础设施方面,电动车只需要对已有的电网进行改造,建立快速充电站,而燃料电池汽车需要重新建立制氢和加氢站,其中还涉及到氢的储存和运输。从技术基础来比较,电动车目前已有商业化的混合动力车为基础,而燃料电池车基本都处于示范运行阶段。
表一:电池纯电动车与燃料电池汽车的比较
|
能源 |
对基础设施的要求 |
技术基础 |
市场的接受度 |
纯电动车 |
电 |
已有电网的改造 |
已有插电式混合动力 |
混合动力车的铺垫 |
燃料电池车 |
氢气 |
制氢和建立加氢站 |
开发完善中的燃料电池 |
全新的概念 |
即使撇开基础设施和市场的角度,纯粹从技术角度看,电动车是已有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最自然的进化产物。众所周知,新一代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能够在以电池为动力源的情况下,在一定里程内(例如60或100公里)驱动汽车。随着电池技术(尤其是先进锂电池)的突破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插电式混合动力的续航能力的增强,冗余的内燃机系统完全可以去除,那么这时的汽车就会成为一个纯电动车。到了这个时间节点,由于两套动力系统减掉一套,电动车的成本应该会有一个明显的下降,从而彻底扭转混合动力系统相对于传统内燃机汽车在成本上的劣势(见图一),并进一步实现市场的快速发展。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该时间节点将成为我们所期待的电动车的引爆点或倾点(Tipping Point),或者说市场的天平将开始倒向电动车的一方。而从市场角度来看,在此之前的时期是电动车的孵化期,而混合动力是提供孵化的母体。过了这个倾点之后,市场将迎来电动车的高速发展期,而电子电器科技也将取代机械技术成为汽车产业的主导。
一个引爆点(倾点)的实现很显然不仅仅只需电池技术上的突破,同时也取决于政府的支持,市场的认可等。表二大致列出了一些影响因素,并将因素按重要程度分为最重要因素,重要因素和次重要因素。可以看出,除了经常被提到的挑战之外,电动车还面临一些可能的"暗礁",例如,消费者能不能适应驾驶电动车,毕竟相对于具有百年历史的内燃机汽车,电动车的驾驶风格很可能大不相同。而人们对于出行习惯将会怎样改变也有可能影响电动车的发展,例如,如果人们仅仅依赖汽车在市内出行而长途出行依靠公共交通系统,那么电动车将会很显然得到更早更快的发展,而反之,电动车的发展将受到一定阻力。
表二:影响电动车发展的主要因素
最重要因素 |
重要因素 |
次重要因素 |
电池技术 政策支持 |
消费者对环境和能源问题的关注程度 石油价格 基础设施建设 |
电机技术 电能的供应能力 消费者对电动车驾驶的适应性 出行习惯的改变 (例如限制在市内还是长途旅行) … |
那么,很自然的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时候是引爆点。但预测一个确切的时间节点很显然更多的只是娱乐意义。而职业的判断更多地基于不同的情景(Scenario)进行分析得到,但那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课题。即使这种情景(或安全的,不易受到攻击的)判断的现实意义也值得商榷。而根据"黑天鹅"理念(N. N. Taleb, 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 Penguin Books, 2008),对于这类不同寻常并具有行业颠覆作用的大事件,也许不作预测才是最明智的预测。(段诚武 黄方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