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在未来,电动汽车是实现绿色交通的必由之路。带着对电动车行业发展的一些问题,央视国际电动车的记者专程采访了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电动车研究室主任陈全世教授。
入座开始,陈教授便对我国电动车的发展格局侃侃而谈:自2001年启动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以来,我国以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和动力蓄电池为“三横”,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开发格局。
当陈教授介绍他主攻的燃料电池开发时说道,燃料电池的发展趋势是平台化。而燃料电池,是燃气汽车的能源系统加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再加电动汽车的底盘系统,这三个平台的一种组合和升级。陈教授带我们参观了燃料电池汽车实验室,我们一进门便注意到一台燃料电池的电动客车。陈教授看到我们满怀兴趣,便饶有兴致地介绍起我国电动车出口运营方面的一些情况:天津清源电动车车辆有限公司的电动汽车主要销往美国;东风、一汽等企业开发出的混合动力汽车已经进行示范运营;南车时代制造的首批4辆电动客车也已经下线。2005起,北京市已经在121路公交车进行纯电动车的示范运行。这些运行中的电动车,整车可靠性、安全性的表现都非常好。2008年奥运会期间,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客车也将在奥林匹克中心区运行。
陈教授谈到11月1日出台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时,很有感慨地说,对于我国现状来说,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一个成果。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针对新能源汽车明确的管理规定。新能源汽车一直走的是研究、研发、产业化的路线,可是在产业化方面,国家政策一直没有到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今《规则》出台,给了新能源汽车“准生证”,也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陈教授说,《规则》把新能源车的门槛定的比较高,这是比较合理的。只是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还不是特别清晰,但这都是必然现象,因为新能源汽车毕竟还在发展阶段。陈教授表示,国家标准越来越完善、政策路线越来越清晰,希望国家支撑起几个大的汽车生产企业,必定会使我国新能源汽车有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陈教授透露,他会在今年12月初到美国参加世界电动车年会,将会与国外的专业人士进行技术交流,并带回相关成果。看到陈教授脸上坚毅的神色和炯炯的目光,我们似乎看到了电动汽车无限光明的未来。陈教授最后说,十一五规划以来,国家提倡节能减排的声音从未消减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国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新能源汽车一定会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一般,克服重重困难,早日实现产业化,还给我们和我们的子孙一个美丽的绿色世界。(尤泽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