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中央综治办、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部署开展全国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逐步推行自行车编码制度,在自行车销售环节实行实名制。然而,记者在最近的采访中发现,自行车“实名”购买难符其实。
来京工作4年的薛先生已经丢了4辆自行车,时间最短的一次,他的自行车就在小区的车棚了待了一天。但薛先生从没因此去派出所报过案,甚至都没有报警的念头,因为“不丢车才奇怪呢!”
“群众报案少、报案难,日常的整治打击效果不明显。”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马维亚在近期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偷盗自行车打击整治不力,缺乏专门的研究和专项治理;一些群众图便宜买赃车,都是自行车被盗案件高发的原因。
据抽样调查,近几年来,全国每年被盗自行车近400万辆,其中电动自行车70多万辆,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马维亚说,这个问题群众是“讲到烦,听着忧,想着苦”,严重影响群众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已经到了非下决心认真解决的地步。
马维亚表示,全国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将加强源头管理,逐步建立自行车编码制度,即由自行车生产企业编号,确定每辆自行车的“身份证”;逐步建立自行车购销实名制,即在自行车销售环节实行实名制,明确自行车购车人的“所有权”。
马维亚谈到了自行车实名制的3个好处:一是销赃、盗车人员不易把赃车销出去;二是便于自行车丢失被盗后查破案件,依法查处违法犯罪人员;三是便于破案追回被盗车辆后及时返还失主。
据了解,3月开始,公安机关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被盗自行车信息库,健全与违法犯罪人员信息系统的比对机制。被盗自行车信息、盗窃自行车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将全部录入其中,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联网查询。
自行车购销实名制是“为建立健全自行车安全管理与防范的长效机制”,然而,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对此都有些反应平淡。
在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的一家店名为“车来啦”的车行里,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买自行车需要填“姓名、身份证号码和联系方式”。
但当记者对此表示不放心时,销售人员说,“不填也没事,只要你肯出钱,我就能卖。什么实名,那玩意儿没用!几年前不是还搞过自行车牌、打钢印,车子还不是照样丢?还不如多买几把好点的车锁,自己看好点……”
朝阳区立水桥附近一家车行的店员告诉记者,没有顾客关心自行车是不是有编码,“还是更在意价格”。卖出去的几辆车,顾客也没填三联单,“住址、身份证和联系方式都不愿意留”。
根据《关于规范自行车购销管理的通知》的规定,三联单的第一联由经销商留存,第二联由经销商报所在派出所存档备查,第三联交购车人保存作为产权和维修证明。
“谁有空折腾这事啊?又不是说实名登记了就不丢车了?”已经丢了两辆自行车的张先生说,先不管车能不能找回来,把自己的个人信息留给陌生人,就够让人担心的。
一位姓王的自行车销售员对记者说,实名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有用:当有人指认你的车是他的,可以通过实名信息判断归属;或者你的车被偷了,你发现别人骑的是你的车,也可以通过实名信息拿回自己的车。“即使严格执行自行车实名制,也仅限于购销环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行车被盗的问题。”
在京汇桥自行车信托商城,老板让记者自己到派出所去办实名登记。但当记者致电某派出所时,得到的答复是,“从来没听说过”,不知道实名信息怎么回事。
记者采访中接触的很多购车人,都对纷纷扰扰的实名登记“投鼠忌器”。
“我每天都能收到垃圾短信,都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的。”在外企工作的王小姐非常无奈,她现在对填写联系方式的要求往往会权衡再三,“实在是怕了,不胜其烦”。
“不解决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自行车实名制很难推行下去。”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谁愿意为了几百块钱,冒险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