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行业的后来者 一匹来自温州的强劲“黑马” 前面是无垠的沙漠,后面是辽阔的大海。一边是常年滴水不见,另一边却是太多的不能喝的苦水。有过平淡,有过喧嚣,电动车行业的巨轮在无名之手的推动下悄无声息地驶入2008年,业内恍然发现面临的正是这种沙漠与海水间的进退两难的境地。疯狂的明星战、勇敢的价格战、毫无新意的概念战,这一系列的混战早已经将电动车拖入了薄利时代。赚不到钱的经销商们在不断地向他们的企业要这样那样的政策,赚不到钱的企业们使出“乾坤大挪移”的本领敷衍着可敬的供应商们。用真金白银输入输出的供应商们要么天天活动找死,要么坐着不动等死。以昔日繁华一时的天津金温电动车配件商城为例,2007年下半年至今,半数配套商都无生意可做。他们不是不可以做,而是不敢做。许多早就该关门大吉的店面之所以坚持到现在,为的就是要回被深度套牢的货款。
在这纷乱的行业中,所有人似乎都在跟着感觉走。但是在整车企业的对话中长期处于劣势的供应商群体们必须寻找到自己的北斗七星。做为2004年才切入电动车控制器生产的行业后来者,瑞安中宁公司总经理虞任平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如是说。
《电动车商情》:虞经理,中宁公司是怎样加入电动车配件生产的行列的?在这个行业中,中宁公司有什么样的优势? 虞经理:中宁公司从1999年开始就从事摩托车配件的生产加工,我们生产的摩托车通用配件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众所周知的是,中国的国产摩托车长期内处于低层次的竞争水平,高端产品都被国外品牌把持。国产摩托车向上突破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长期的价格战已经让整个摩托车产业链陷入薄利的边缘。因此从2004年开始中宁公司一直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而那个时候正是电动车行业成长期的初级阶段,利润比较丰厚,而且中宁公司在电子部件制作方面有多年的经验,因此进入电动车控制器的生产是水到渠成的事。在这个新的行业里,中宁公司虽然是一个“后来者”,却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例如在摩托车配件生产过程中长时间的积累下来的生产管理经验和对一个行业发展方向的大致感受力。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经验,对中宁公司未来的发展是一笔不可替代的财富。 《电动车商情》:如今电动车行业也进入了相对的薄利时期,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中宁公司是否还要继续开拓新的业务项目? 虞经理:我们暂时还没有开拓新项目的打算,冒失地闯入一个新领域也不是中宁的作风。我们的习惯是稳打稳扎,做一个行业就要把它做好。就象是做摩托车配件一样,经过了5年的不断投入,中宁才有了相当的基础,然后我们才放心大胆地进入到电动车行业。而在电动车领域中宁公司虽然是一个后来者,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但是我们的起点高,前面“名星”们的优缺点也淋漓尽致地摆在我们团队眼前。当然,每个行业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和发展曲线,一个企业要不断寻找新的突破点才能获得企业的腾飞。但是一切的想法都要以现有的事业为基础,因此中宁公司是有把握并已经事实证明我们可以在电动车行业里做大做强。 《电动车商情》:你如何看待并应对电动车行业薄利时期的激烈竞争。 虞经理:按照习惯的生意模式,电动车行业的确已经进入薄利时期。这是每个产业必经的过程。经历过2007年下半年的低潮,许多小型配套企业在长期得不到货款的情况下倒闭,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鱼龙混杂的二级市场也在快速地正规化,规模化。那些尝过廉价劣质控制器售后苦头的二级经销商,也正是我们看好的空间。以往最让配套商头疼的交易模式——延期付款的模式即将成为历史。如今所有的配套企业都有共识——必须做到现款现货。现已经是电动车行业步入良性运做的初期。目前中宁公司已经同天津以及全国多家电动车整车企业结成战略同盟,相信电动车行业有足够的空间任由我们发挥。 《电动车商情》:转眼间中宁公司已经在电动车行业走过了3年时间,您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虞经理:中宁公司是一个典型的中国草根企业,扎根国内市场,顺应市场发展,捕捉市场契机是中宁不断成功的经验。我认为,无论是在摩托车行业还是在电动车行业,企业的发展一定不能只凭感觉,跟着感觉走迟早会走进死胡同。企业的发展要求领导者有相当的理性,如今看来中宁对二级市场与整车市场同时重视的选择是一个明智之举。 《电动车商情》:您能否谈一下中宁公司的下一个目标? 虞经理:企业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和重点,一定要有一个阶段的可实现的目标。我最初做生意只是想做过好一点的生活,达到这个目标之后就在考虑如何把企业做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进入行业排名的前几位。中宁在摩配界已经走到了,下一个的目标就是继续保持原有的摩托车配件生产优势,尽快在电动车领域做出成绩。在中宁的前面有许多先行者,它们就是中宁要超越的目标。 巨大的市场,激烈的竞争,务实的中宁公司凭借其清晰、高瞻远瞩的眼光早早地在未来中国电动车的版图上找到了自己的坐标。身具潜龙资质的这个行业的后来者将会上行到什么样的高度?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