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中午,广州大学城华工宿舍区自行车林立,目前大学城自行车被盗情况仍然不少。据悉,每天骑着二手车,被偷后再买一辆二手车,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了广州许多市民有趣而“灰色”的单车生活。去年,国家商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规定自2007年12月1日起生产的自行车都要刻上全国统一的15位数字编码,和买主的身份信息相对应,欲通过这一实名制做法遏制盗窃行为。
时间悄然溜走三个多月,广州自行车实名制是否已执行?执行效果又怎样?记者连日走访了广州大学城、天河、越秀、海珠等地,极少发现有档口试水实名制,市民更对其感到陌生与质疑,就连行业协会也对实名制心存疑虑。
广东省自行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何小华3月11日透露,自国家发布统一编码、实名制消息后,广东本土自行车厂家陆续申请到了全国统一的15位编码,部分厂家已在新生产的自行车上打上新编码。但眼下多数厂家、销售商均不知如何开展下一步工作,目前也没有收到有关部门最新规定与指导意见,“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大家都在观望!”
何小华认为,目前广州的自行车管理面临“多头困境”,比如按照最新的实名制,质检部门管统一编码,工商部门管厂家商家,交通部门管买车市民。而丢车、偷车等案件往往牵扯多个部门,仅追查一辆被盗单车工作,就需动用多部门力量,执行起来行政成本非常高。因而欲使“实名制”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先理顺部门关系,明确相关责任,同时加快各项配套制度的出台与执行,否则只会再次“荒废”了实名制,任凭偷车行为肆意猖獗。(记者:单小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