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拥有私家车是件极为普遍的事。“私家车拥有率全国第二”的头衔让人愕然,昆明人都那么富裕了吗?可街道上的自行车、电动车依然密集,数量并不少于私家车。出行工具已然成了身份的象征,自行车就代表了平民,踩脚踏板的大多是普通的上班族、学生、外来打工者和众多“贩夫走卒”。
曾有专家认为,自行车是国家经济落后的象征,并建议取消自行车道以拓宽机动车道。殊不知在汽车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堵的今天,城里最好的代步工具还是自行车,绿色环保、方便安全,而且不会耽误时间,比塞在路上的汽车和公交车准时多了。
近华浦路:到底该往哪走?摄影/余霞
开车堵,可如今骑车也越来越不通畅。人民西路、金碧路、人民东路常常堵车,一些出租车、私家小轿车干脆违章挤入自行车道,弄得自行车“无路可走”;北京路延长线靠金色新概念一侧,转弯的汽车常常贴着人行道台阶而行,骑车人只能往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上挤;一到傍晚,娱乐场所附近一长排出租车停在自行车道上等客,自行车道直接“消失”了。
当我们城市的自行车道越来越窄,越来越多人驾驶私家车上下班时,在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却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骑车族。这些国家的城市开始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鼓励工薪阶层骑自行车上下班。欧洲各国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自行车道的规划,德国、荷兰的自行车道设计得非常讲究,而且明确规定机动车和自行车相遇时,应该礼让自行车。
人民中路:“夹缝”障碍游戏?摄影/余霞
“城市道路是公共资源,在私车、公交、自行车三分天下的情况下,人为地剥夺一种交通工具的空间,将人行道并入自行车道、主干道甚至取消了自行车道的做法,是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通行权益的侵害和剥夺。”有关专家这样认为。
城市自行车道大量被挤占,凸现了城市规划不周全,同时也间接助长了自行车同机动车、行人抢道的现象,既不安全,也带来了路面交通的低效率。自行车道大量被挤占也是社会缺乏人文关怀的表现。由于拥有私家车的基本是富裕人群,等于是“先富起来的人”抢夺了“穷人”们的权利资源。
城市自行车道与平民权利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骑车人的权利是城市文明最根本的内涵之一。自行车道不该被挤占,更不该消失。我们这个城市还有上百万人每天骑车外出,保障弱势群体,保障平民利益、维护绿色环保出行应引起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