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的2007湖北电动车文化节落幕了,留给我们的思考还在延续。市场潜力巨大,可商战已摆在家门口,本土如何对决江浙品牌呢?对此做一番探讨,希冀给本土电动车行业带来些许启发。
本土品牌只占二成份额
11月11日,为期3天的2007湖北金秋电动车文化节在汉落下帷幕,各地厂商现场售出数百辆样车,还带回不少代销协议。同时,展会透露出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我省电动自行车产业尚处于配角地位。
统计显示,此次展会上,本地品牌“黄鹤”电动车销售近60辆,位居前列。
不过,江浙沪地区多家电动车厂商表示,这次参展主要是在湖北各地寻找合作经销商,零售是次要的。有家企业则明确表示“现场只展不卖”。
武汉市小神龙电动车公司总经理邹向东介绍,武汉市近年电动车销售量达10万-15万台,本地品牌“黄鹤”、“圣宝龙”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步提高,但还处于外地电动车包围圈中。
目前,武汉市场销售的电动车品牌多达200多种,其中2/3以上的市场被外地品牌所占有。
外地厂家吆喝得更起劲
参展的近60家电动车厂家中,本地的只有“黄鹤”、“安思龙”露面,显得形单影只。在外地有一定影响的本地品牌“圣宝龙”,还缺席了这次展会,其负责人熊涛解释说,近期主要是瞄准外埠市场。
外地品牌展位上,魔术表演、车模走秀、歌舞、抽奖,招揽活动此伏彼起。业内人士称,江浙沪一带厂家一向善于造势,如一家知名品牌日前耗巨资邀请明星刘德华到电动车企业众多的台州举办演唱会。
江浙沪生产厂家大扎堆
目前,省内电动车整车生产企业有11家,年产量约10万辆。全国电动车厂家有1200多家,年产销量1200万辆,主要分布在江浙沪。相比之下,我省电动车生产企业只能算是零头。
熊涛表示,江浙沪电动车生产厂家这种扎堆效应,不仅形成了王派、新蕾、大陆鸽等一批品牌电动车,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其结果是款式开发更快,新技术应用更快。
武汉市电动车协会会长徐瑞泽称,江浙军团长驱直入湖北市场,与本地电动车制造领域不够发达、产业链还未形成等因素有关。(记者黄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