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发展的,市场是有规律的。电动自行车自1985年从诞生,至2003年由SARS而得到快速发展,经过近五年的高速发展,产业规模和产销量每年均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据统计,电动车到2006年底全国保有辆已达到5600万辆。进入2007年,正当整个行业的仁人志士对行业的发展豪情万丈、自信满满时,1月至3月的发展还基本令人满意,但4月至7月的市场清淡得令人窒息,行业人士共同的疑问是:2007年上半年中国电动车市场怎么了?
《营商电动车》杂志、网站团队带着这个课题走访了全国23个省市,拜访了国家电动车产业政策相关部门领导,拜访了中国自行车协会、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工学会电动车辆专业委员会、浙江自行车行业协会、上海自行车行业协会、天津自行车行业协会、江苏自行车协会,拜访了电动车行业的整车制造厂、配套供应厂商、经销商和消费者,对拜访者的调查归纳整理,我们认为,2007年上半年电动车行业在呈现出以往行业发展的共性之外,更多的显示着个性,这表明,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拐点时期。 一、 国家电动车产业政策的各部门、各省市对电动车认识不一 1、 北京市对电动车从2002年8月限制到2006年1月4日起开放 2002年8月,北京市公安局发出通告,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2005年12月31日,北京又发通告,自2006年1月4日起,允许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上路。
2、 上海市从1993年至2005年开放到2006年至2007年进行限制 2006年10月12日,上海市交警部门重申,“豪华”(即超标)电动自行车不允许上牌,不具备在道路上行驶的资格,禁止在本市道路上行驶。交警部门加大对道路上行驶的无牌无证、套牌电动自行车以及外地牌照电动车等违法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
针对一些商家企图通过上外地牌照、克隆或者套牌的方法来蒙骗消费者的现象,交警部门强调,商家带牌销售电动车、在道路上行驶超标的豪华电动自行车属于违规违法行为,必须坚决制止。
3、 珠海2005年7月1日立法禁止电动自行车 2005年7月1日起生效的《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在全国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该规定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议,除中国自行车协会联合一些法律专家对该《条例》的合法性展开研讨以外,北京东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就该《条例》的合法性上书全国人大,请求全国人大对该《条例》进行审查。珠海禁止电动自行车的主要理由是,电动自行车速度存在安全隐患、占挤道路、影响交通。全国不少大中城市都在跟进,以跟珠海相似的理由,有的要禁电动自行车,有的要限制小排量汽车上路。
4、 广州市行政禁止电动自行车 经过长达两年多的争论,电动自行车在羊城的坎坷命运终于尘埃落定。2006年11月4日广州市交警支队正式发出通知:根据省政府的批复,广州市政府11月15日即将正式出台广州市范围内(含从化市、增城市)对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不准上路行驶的有关规定,将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上牌、上路行驶。
5、 常州市行政限制电动车 2006年12月18日,常州市政府发出通知:常州市从2007年起将禁止电动车上牌,并逐渐停止电动车上路
6、 武汉市行政限制电动车 2007年7月10日,武汉市正式实施新的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对设计时速超过20公里、重量超过40公斤的“超标”电动车,不归入电动自行车,而是作为轻便摩托车管理。而按照道路交通法规定,驾驶轻便摩托车必须要有驾驶证,否则交警可处以1500元罚款和拘留15天。 小结:政策的问题需要我们行业的人仁志士同心协力,多与国家电动车产业政策各部门沟通,力陈电动车对全国老百姓出行的方便、快捷,力陈电力交通工具的环保、节能,力陈电力交通工具的光明前景。但是,政策的问题确实让整个行业没有了方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受到了极大的抑制,这对电动车行业的增长产生了压力。 二、电动车标准之争令市场彷徨迷茫 1、 电动自行车行业内部标准之争 以王凤和为代表的中国自行车行业协会领导和以倪捷为代表的电动车企业联盟的“改革派”,争论的焦点就是到底是坚持1999年制定的电动自行车标准还是改进和完善老标准,争论从2004年5月开始一直延续到2006年12月,从行业内部分歧到中央电视台、新浪网、人民网公开争议,由于双方分歧较大,标准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2、 中国自行车协会和中国摩托车协会、中国汽车行业协会的标准之争 2 007年3月底,在台州展会上,江苏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陆金龙提出了关于《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等六项国家标准的问题,引起了行业的广泛重视。 2007年4月9日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在江苏无锡市召开了常务委员、会议,征求对《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等六项国家标准的意见,出席会议的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会员及电动自行车骨干企业共计70余人。 与会代表们认为,电动自行车的延伸产品应该由延伸的本原去决定,无本之木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等“六个标准”没有它存在的基础,如果出台,必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弊端太多,这一切都令人震惊。并认为,《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等“六个标准”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违背科学性。
会议之后,关于对“六个标准”的争论并没有停止,相反引起了各方更大的关注,争论的问题也没有明确的结论。 小结:制定标准必须根据我国道路的实际情况和人民出行的实际需求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什么样的标准最适合中国国情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准问题是整个行业最关心的问题,不仅对整车生产厂家重要,对于经销商来说,也是日常经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行业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三、2007年股市火爆使全国消费市场疲软 从2006年3月中国股市连续火爆,股市投机气氛和暴富效应使中国股民数量大增,截至2006年6月31日,全国股市开户数量增至1.1亿户,2006年上半年平均每天新增开户数量超过15万,最高一天开户68万,最低一天也达到15万,由此形成了全民皆股的局面,致使2007年上半年全国消费市场疲软,再加上农畜牧产品价格上涨,老百姓对家电、10万圆以下小轿车、摩托车、电动车消费能力下降,这从客观上抑制了老百姓对电动车的需求。 四、电动车整车厂的痛苦 1、电动车整车制造厂年初对市场预期过高 电动车从2003年因SARS而快速发展,2003年全国电动车产销量当年突破396万辆,2004年750万,2005年1250万,2006年1950万,每年的电动车产销量增长率超过50%。这样一来,每个电动车整车制造厂在2006年底制定2007年产销量计划时预期过高,2006年产销量5万的,2007年产销量目标就是10万;2006年产销量10万的,2007年产销量目标就是20万;2007年产销量30万的,2007年产销量目标就是60万;2006年产销量是50万的,2007年产销量目标就是100万,等等。。。。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从南到北,从无锡到天津,电动车整车制造厂从2006年开始就一直忙于圈地,建厂房,购设备,招兵买马,加大广告投放,迎接2007年销售高潮的到来,但是4月淡,厂家郁闷,苦苦等待;5月冷清,厂家烦躁,焦急等待;6月更淡,令很多厂家心慌,坐不住了。
据不完全统计,天津现有235家整车制造厂,其中处于停产状态的33家,半停产状态的69家,比2006年同期产销量下降的有83家,而天津的富士达、金泰美、小鸟、彪牌、宝岛尽管与厂家的年产销计划有落差,但每家的月产销量增幅都超过了23%,他们是天津电动车企业杰出的代表。
无锡锡山区现有186家整车制造企业,其中处于停产状态的36家,半停产状态的57家,比2006年同期产销量下降的有73家,而无锡的新日、雅迪、清华祥龙、欧派等厂家2007年上半年的产销量增长率超过26%。
常州现有116家整车制造厂,其中处于停产状态的19家,半停产状态的32家,比2006年同期产销量下降的有43家,而速派奇、洪都、尼科尼亚、奥斯、鸿尔达、金狮、绿能等厂家2007年上半年的产销量增长率超过21%。
金华拥有电动车生产厂家56家,其中处于停产状态的13家,半停产状态的17家,比2006年同期产销量下降的有21家,而绿源、五星尼康、金大、小飞哥、星月神等厂家2007年上半年的产销量增长率超过了19%。
台州拥有电动车生产厂家83家,其中处于停产状态的7家,半停产状态的15家,比2006年同期产销量下降的有21家,而王派、立马、绿佳、绿驹等厂家的2007年上半年的产销量增长率超过了27%,新厂家王野、优狐、鹰牌等也都表现不错,整个台州板块显示出勃勃生机。
显示中,由于厂家的心理预期过大,直接导致了大多数厂家买地扩大厂方,增加设备投资,扩招人员,加大广告投入等等,这些就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尽管一些中大型电动车制造企业的产销量比去年有20%左右的增长率,但与厂家的预期相差甚远,厂家的经营压力增大,厂家的痛苦指数增高,这是造成多数品牌觉得今年市场清淡的心理原因。
2、国家电动车产业政策的扑朔迷离令整车制造厂家踌躇 国家电动车产业政策的各地不一,有禁有限有放,令很多厂家如坐针毡,顾虑重重,轻则经常吃罚单,交罚款,重则如广州、上海的企业市场受阻,要么停产,要么转产。
3、电动车标准之争喋喋不休令整车制造厂彷徨 电动车标准之争已达三年之久,到目前还迟迟未定案。目前的真实情况是听话的孩子——严格按国家标准的生产企业做不大,不听话的孩子——紧跟市场合理的消费需求的企业发展迅速。
小结:电动车行业从2003年至2006年的高速发展,整个行业的生产规模快速扩大,其它行业如家电、摩托车、自行车等新介入者开始生产制造电动车的整车厂增多,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竞争加剧,从2005年至2006年《营商电动车》就曾撰文表示行业的隐忧。生产规模易于放大,但市场销售难于开拓,2007年上半年电动车市场的主要矛盾就是生产规模急剧扩大和市场需求相对饱和或者说相对疲软的矛盾,当前重要的策略就是快速调整过高预期的心态,根据市场特点和企业的自身情况,快速反应,快速行动,以变对变,制定适合当前市场特点和企业特性的战略和战术,抢占市场的先机,抢占市场的制高点。 五、 电动车配套厂商的困惑 1、 与大厂合作或小厂合作? 电动车整车厂对配套厂的货款帐期有长有短,根据合作双方情况,一般帐期是少则45天,多则100天,电动车配套厂塑件厂、电机厂、电池厂都想跟大厂合作,好处是可以快速上量,资信相对可靠,但是资金压力大,动辄上百万或上千万元,配套厂有点吃不消;与小厂合作,好处是资金回笼相对快,缺点是量太小,不易上规模,更为担心的是小厂的生意到底还能做多久。
2、 假冒伪劣何时休? 电动车行业假冒伪劣猖獗,电动车塑件更为甚。由于塑件外形极易模仿,再加上我国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保护法律的漏洞,致使电动车塑件模仿者肆无忌惮。以今年黄岩巨基推出的新品塑件——红旗为例,模具前后加起来共开了23套;黄岩奇正开发的新品塑件——大富豪,模具前后加起来共开了21套;黄岩奥通研发的新品塑件——爱博士,模具前后加起来共开了28套。这样一来,电动车的同质化严重,外观严重相同或相似,按市场竞争的法则就要导致相互杀价,先是塑件厂竞相杀价,你每套塑件赚10元,我就赚5元,问题是如果每套塑件仅能有5元利润,售后服务是肯定不能保证的;而后是整车厂竞相杀价,最后是整车厂也没利润,就采取停止销售此款车,此款塑件新品就寿终正寝了,所以有人说塑件新品退出市场很多是假冒同质化竞争的牺牲品。按照行业专家的看法是,同一个塑件新品三套模具就足够了,因此,上面这三款塑件新品就有63套模具浪费,按每套模具80万元,再加上每款塑件20万元推广费,这样一来,三套模具由于模仿带来的浪费就达6300万元,这个数字是瞩目惊心的。
3、 旺季何时来? 今年的1月至3月电动车市场基本延续了前些年的规律,与人们预期基本相似,但是4月、5月、6月淡的惊人,常州小河大多塑件厂戏称生意清淡没事干经常晒太阳,开工率不足30%;芙蓉镇的大多电机制造厂开工率不足50%;宁波的电机厂4月至6月也处于半开工状态,开开停停,工人上一天休一天;台州的大部分塑件厂开工率为70%,有的塑件厂已开始精简人员,一个工厂裁人60,这在旺季来临前是不多见的。
从往年来看,5、6月时塑件厂都忙得不可开交了,直到7月份,旺季仍然未见踪影,这让很多配件厂疑惑:今年旺季何时来?而从目前的行业判断,今年的旺季将注定无法获得前几年的高峰 六、 电动车经销商的烦恼 1、 品牌太多该选谁? 全国已办理登记电动车生产许可证的企业2125家,经营品牌2600多个,很多厂家都注册两三个品牌,多的一家可以同时经营11个,搞得经销商找厂家经营品牌大伤脑筋,不知选哪家更好。
2、 诱惑太多哪家更好? 电动车生产厂家多,品牌更多,竞争激烈。于是乎,争夺经销商也逐渐演变成厂家大战,承担经营房租、承担广告费、提电动车奖汽车、年终返利。但是到了年底,能有多少厂家兑现承诺,能有多少经销商得到奖励呢?
3、 电池原材料——铅涨价之苦 铅酸电池因功能稳定,价格实惠而占电动车行业电池的主流,但是,铅酸电池的主要成本就是铅,铅在2003年在4000元/吨,而到今年三月份涨到14000元/吨,当时铅酸电池今年第一次涨价,上调15%;到今年6月20日铅价涨到16800元/吨,铅酸电池第二次涨价又上调15%;到6月底铅价涨到23000元/吨,铅酸电池第三次涨价再次上调15%,36V10A一组390元,48V20A一组780元。简易款每台电动车电池上涨130元,豪华款每台电动车电池上涨200元,于是有经销商惊呼,电动车如此涨价还怎么卖呀?到7月26日,铅价涨到26000元/吨,如此继续,铅价涨价何时休? 总之,政策的迷离,标准的争议,市场的混沌,使电动车(自行车)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充满坎坷和非议,是名符其实的草根经济,是中国消费者澎湃的消费力推动了电动车市场的高速发展。面对2007年出现的产能过剩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面对同质化严重我们必须用创新代替模仿,面对假冒伪劣我们必须号召天下共诛之,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消费者提供有品质保障、服务兑现的高性能电动车。面对铅涨价迅速,我们必须找替代品,锂电池的技术发展逐渐成熟,市场运作良好,到了大力推广的时机。
综上所述,面对新情况,我们必须用新思路,团结一切愿意为电动车发展作出贡献的有识之士,群策群力,共同开拓电动车行业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