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电动自行车产业正处于起步不久的发展初期阶段,由于产业的参与者绝大多数属于规模小的个体民营,其资本的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链中无足轻重,放在整个国家宏观大环境背景下看,电动车产业还没有真正的成熟或定型,当这个产业高速发展并与政府重视的汽车产业为争夺道路资源形成矛盾时,政府的倾向也就不言而喻了。实际上,在短短四五年的时间里,电动车产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和数量,已经在一些发达的大城市引发了潜在或直接的干预风波。但是,作为拥有庞大市场需求的电动车产业,必须进行规范,而规范必须从展会开始做起。规范才能做大、规范才能赢得政府的支持与肯定。如果办电动车展会像经营电动车那样,只顾往口袋里装钱,而不顾国家的大事方针,展会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要想让电动车产业健康、有序、持久地发展下去,利用展会的机会进行对产业的引导十分重要。
为此,有识之士认为,要净化展会的竞争环境,不能对违规企业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应该看到,进入到电动车产业的整车企业目前已经达到2000多家(个别企业还没有生产许可证),以每家一个以上的品牌来计算,整个电动车整车品牌数量在2000个以上。但在这么多的品牌中,有不少是(尤其是无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严重违背商标法,故意剽窃他人品牌;一些企业根本没有在某地生产,却打上这个地区生产的品牌;部分厂家的产品广告夸大事实;有的企业竟堂而皇之编造某国的技术与专利,等等。
对于这些现象,展会主办方尽管一时无法制止,但可以通过全国各地的协会联合起来加以重视,形成全国的连动机制。有识之士认为:展会主办方应与时俱进,办展会要办出个性来。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没有新意的展会将被互联网所取代而昙花一现。
更重要的是随着电动车品牌在全国各地的逐步确立,纯粹交易型的展会将不能吸引参展商了。因此,作为展会主办方,应该将各种优势资源进行组合,如青岛《电动车商情》充分发挥自身在电动车行业的独特优势,利用丰富的客户资源与媒体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将经销商免费直接带入展会,从而成功的举办了别具一格的常州展会,将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沟通通过展会的平台形成互动,真正让厂家与经销商建立商贸的关系;各地的展会主办方应该进行协调,在时间上进行合理的安排,让参展商腾出时间与精力参展;展会主办方应该及时收集行业信息,将展会的着力点放在参展商(包括没有进入的参展商)与参观者的信息发布与交流上,将展会办成参展商与参加者持久地得到最大收益,展会才有生命力。
一个办的成功的展会不会被取代。那些缺乏特色和个性的展会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人们所抛弃。
企业参展应量身定制
我国电动车在这几年中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外观变化日新月异,产品的核心技术(控制器的芯片只能靠进口)还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尤其是电动自行车的核心部件电池,98%以上还在使用铅酸电池,体积小、充放次数多、容量大的锂离子电池还仅仅处在极个别的企业推广阶段,产品的稳定性与一致性还有待时间的印证;电动车的整体匹配性还有大量的提高空间。一些企业宁可花费巨额资金请明星代言品牌,却对产品质量的提高、性能的改善和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置若罔闻,认为明星代言能解决企业的诸多问题。但现实的问题是,在许多不同的明星代言下面,如同产品的同质化倾向一样,企业品牌也陷入了同质化的泥沼(目前有30多家整车企业请明星代言,这么多的明星代言,谁能知道哪一个明星代言的产品为好)。大家是否发现,在展会上,让人眼花缭乱的明星代言,有多少人能记住代言的具体品牌。因此,业内外人士指出:企业应该加大技术与质量的提升,再通过明星代言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也不迟,这样效果会更好。企业创品牌,尽管有明星代言能立竿见影,但没有品质与服务和技术的支撑会很快的烟消云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电动车整车企业普遍采用明星代言来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的办法,有进入误区之虞。试想,其他的同一类产品有哪一个请这么多明星代言的。实际上,这么多明星加入到电动车阵营来,变成了明星展示会,已经造成了淡化电动车品牌的相反效果。
电动车向前发展是必然的趋势。但目前来说,对电动车行业的规范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将正式出台电动自行车的标准与电动摩托车的标准。在正式标准还没有出台前,作为展会应该预热,为新标准出台作吹鼓手。行业的进步与发展要有整个大环境背景与氛围。作为企业应遵守市场正面的游戏规则,进而推动行业的规范,营造出行业进步与发展的大环境和小单位。■蔡敦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