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6月16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浙江一些生产企业用垃圾塑料生产劣质头盔赚昧良心钱的事。经过专业机构检测,这样生产出来的头盔根本不具备安全性,合格率几乎为零。记者在郑州市头盔销售市场调查发现,大量30元以下甚至5元的劣质头盔充斥市场,给摩托车和电动车驾驶者的“头顶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头盔厂家30元以下头盔可能是垃圾塑料做成
据《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浙江省乐清市慎海工业园是各类防护用品的生产基地,当地集中了上百家头盔生产企业,其销售的摩托车头盔价格悬殊。在乐清华东头盔厂,工人们把一种“回料”倒入注塑机料仓,不一会儿,这些“回料”就被铸成一个个头盔毛坯,再经过喷漆、抛光、安装帽衬和扣带等配件后,成品头盔就制作完成了。但这些头盔毛坯质地非常脆,工人们把头盔往地上轻轻一摔,头盔就破碎了。
工厂老板说了一句惊人的话:“一般的头盔,价格在30元以内的都是‘回料’做的。”而这种“回料”,是回收的垃圾塑料袋熔化后冷却成型,再被粉碎制成的。
●郑州市场30元以下头盔,市场上占八成
前昨两日,在郑州摩托电动车物流港、郑州摩托城的摩配区及陇海路熊儿河桥附近几家摩配部件零售店,记者发现了各式头盔:有半封闭带挡风罩的、有无任何遮挡的“鸭舌帽”、有如西瓜状的(也称“鬼子帽”)……
在零售价格方面,30元以下的头盔占了八成,其中最便宜的头盔仅为5元;价格在30元以上的头盔占两成,诸如永恒、GSB、爱得乐、VR-1等名牌头盔,价格则在60元至上千元。一位老板告诉记者,20元至30元的头盔一般每天零售能卖20多个,这些便宜的头盔基本上是从广东一些厂家进的。
在中州大道与南三环交叉口附近的摩托城,记者见到了这种要价5元的头盔。头盔是由一层厚度不到1厘米的薄塑料制成的,没有缓冲层,上面也没有任何包装和标志,类似被挖空的半个西瓜。用手轻轻挤压,头盔就变了形。而在陇海路熊儿河桥附近的一家摩托配件商店,这种头盔则要价7元。
记者买了一个这样的头盔。一掌拍下去,放在水泥地上的头盔顶部竟然破了一个直径约10厘米的洞。破裂盔体横截面只有半厘米厚,材质发黑。
对于头盔质量的判定“标准”,一姓邢的老板称,如果头盔不是名牌,可以观察头盔内侧的颜色,若是黑色,就意味着该头盔是用黑塑胶制成的,这样的头盔质地较差,质量较好的头盔内侧的塑胶较白;另外,质量差的头盔,其内衬做工也较粗糙,易刮伤头皮等。
●顾客心理 戴头盔是为了应付交巡警
记者在紫荆山立交桥下观察过往的摩托车驾驶员,半小时内,共有60多辆摩托车经过,其中戴“鸭舌帽”头盔的驾驶员有一半以上;还有4名电动车车主也佩戴了这种简易头盔。那么,这些驾驶员为什么青睐劣质头盔呢?“主要是应付检查!”摩托族刘志郜说,开摩托不戴头盔被交巡警发现就得罚款50元,他已被罚过3次了。不管什么样的头盔,只要戴上就可以应付交巡警检查了。“好头盔老是被偷,为啥还要买好的?”一名姓付的青年男子说,他曾买过一顶80元的爱得乐头盔,但没使用多久就被人偷了,他只好买20多元钱的头盔,便宜头盔坏了、丢了再买损失不大。
●交巡警部门劣质头盔隐患让人忧
有人形象地称驾乘摩托车为“肉包铁”,而驾乘汽车则为“铁包肉”。据统计,在摩托车交通伤亡事故中,70%以上都是由于头盔质量不合格或者没有佩戴安全头盔造成的。另据国家质检总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摩托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自1999年6月1日实施起,分别于2000年、2001年、2002年连续进行了3次质量抽查,合格率均不到30%,而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厂家采用了劣质材料。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摩托车驾乘人员轻视头盔质量的现象却屡见不鲜。2007年5月2日5时40分,郑州市南三环与郑新公路交叉口,一开摩托车的朱姓男子与出租车相撞,朱某因脑颅损伤过重,救治无效死亡。现场的蓝色头盔被摔成多片,头盔显然是劣质的。
交巡警四大队事故中队队长李长青介绍,由头盔问题导致颅脑损伤者分3种情形:驾乘人员没戴头盔;戴头盔不系带,倒地时头盔甩出;佩戴质量不合格的劣质头盔。
“交通法没有规定电动车驾驶者戴头盔,但最好还是佩戴为佳。”李长青特别提醒市民,现在郑州道路上电动车数量猛增,一些电动车时速已超过30公里,为安全起见,电动车车主最好佩戴头盔,购买时,头盔质量比价格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