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国内电动车行业的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可以说已有万马奔腾之气势,有如徐悲鸿先生在《奔马图》里描绘的景象。在电动车这个奔腾的“马群”里,海亿特可以说跑的是既快又稳,有人曾经用“黑马”来形容海亿特的发展之快,其实“黑马”这一词语用在海亿特这里并不十分贴切。海亿特的发展是有坚实地基础的,它的发展完全适应了国内市场的发展规律,因此对于一手策划培育了海亿特的郑元华先生来说并没有什么突如其来的成功,海亿特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般“黑”的无法想象。
在清晨八点左右,笔者来到海亿特公司。与其他的电动车企业相比,海亿特并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它的整洁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刻,海亿特的员工在清晨的花香鸟鸣中展开了一天井然有序的工作。公司大门刚刚打开不久,便有外地前来提车的货车赶来排在门前等候。在总经理的办公室里,笔者见到了郑元华先生,大家浅聊几句就切入了正题。这个在家电行业经营多年,有着丰富营销经验的中年人将他从事电动车的经过和心得一一和盘托出,其间要害之处更是分析地玲珑剔透,让笔者在感觉到郑先生独特魅力的同时,也知道了海亿特的发展绝非偶然。
多方调查,有备而来
在做电动车之前,郑先生曾经在家电行业经营多年。用郑先生的话来讲,家电行业很大程度上是为有钱人准备的,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而电动车同家电相比则完全是一种“草根文化”的产物,电动车因为价格低廉、使用便捷且利于环保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作为一种基层老百姓也能使用的普通交通工具,电动车在某种程度上与风靡全国的摩托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二轮交通工具,都是普通老百姓购买力所能接受的产品。
稳步发展,优化产业
国内电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促成了许多电动车企业的迅速做大。对于企业主来说,企业发展迅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是发展过快、过大的企业往往会超出企业领导者的操控能力。海亿特也是一个民营企业,郑先生对民营企业的缺陷早就一清二楚,因此,海亿特在他的操控下发展的稳健却不浮躁。郑先生认为民营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导致了企业领导者只有不断从自身寻找差距和不足并及时纠正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平稳发展,要做到市场变——思维变——行为变。同时,电动车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没有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是不行的。海亿特对供货商进行精挑细选,对经销商进行必要的培训,从上游的供货商到下游的经销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从而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稳定发展。
领先半步,商机无限
海亿特在成立之初,就意识到电动车这个产业将来的价格竞争必定会异常激烈。因此海亿特时刻做到洞察市场先机,从不拾人牙慧,自主研发了“中国第一辆磁卡王”、“中国第一辆遥控抗盗”等多款电动自行车,在产品的差异化上迈出了成功的步伐,有效地避免了同质化产品的价格竞争。最近海亿特又有了一个新的举动,与人寿保险公司合作为海亿特电动车制定了一份国内首创的电动车双保险。这款保险是专门为海亿特电动车量身定制的,国内任何地区的海亿特电动车的消费者在任何将海亿特电动车丢失、损坏的情况下,都可以向保险公司索取一定数额的赔偿金,具体索赔条款是:半年之内损坏的可保50%,一年之内可保35%。这项保险一经推出便受到国内广大海亿特电动车消费者的欢迎,因为这份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消费者购车的后顾之忧,尤其是在当下电动车失窃率增高的情况下,这项保险变得更加实用。可以说海亿特完全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思考,想消费者所想,发现消费者的困难并及时给予解决,也正是有了这样领先他人的特色产品和贴心服务,海亿特才得以迅速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同时也赢得了市场的回报。但是郑先生认为,在电动车市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领先半步便足够了,太过先进的管理反而会起到负面的作用。例如有些电动车厂家为了严把配件的质量关,设定了7道以上的关卡对所采购的配件进行检验。这种措施使用在汽车、摩托车行业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对电动车这个本身技术含量不高的产业来说便有些多余,使用结果不仅会增加管理成本,而且也会降低工作效率。
2007年海亿特电动车的产销量将突破15万辆,海亿特公司无论从公司规模还是产量上都已经具有了一个中型电动车企业的风范。面对不断扩大的员工队伍,本身就爱好学习的郑先生抓紧了对公司管理人员的培训,并数次重金聘请高校高级管理学讲师前来授课,讲授的课程内容有管控学、如何做年终计划制定、如何提高执行力等。学习型的企业主打造的将是学习型的团队,知识不仅是海亿特丰富头脑的原材料,更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理想是船,知识是帆,有了厚积薄发的知识储备,便有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势,在电动车行业庞大的经济大潮中,海亿特必将迎风招展,航行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