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电动自行车检验中心对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进行了检验,本次定检共抽查243批次,经检验合格196批次,总体抽样合格率为80.6%。与前几年相比(2004年合格率为78.6%,2005年为78.7%),合格率略有提高。
江苏省电动自行车检验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本次检验,发现电动自行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最高车速。国家标准GB17761-1999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车速不应大于20km/h,本次定检共有6批次不合格。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同时符合标准规定,目前绝大部分的电动自行车装有限速装置。而根据全国自行车标委会的解释,目前标准并未规定不允许加装限速装置,故在测试时不允许破坏产品的原有状态(即不能去除限速装置),但部分企业限于其自身的技术水平,限速措施并不到位,从而导致该项目不合格。检验中也发现部分企业车速控制偏慢,导致车速不符合整车道路行驶要求(最慢者仅7.8km/h)。
制动性能。本次抽查中发现大多数产品的刹车形式为涨刹,所以制动性能比前几年有了较大提高。本次抽查共有5批次样品制动性能不合格。国家标准规定
电动自行车以最高车速电动骑行(电助动的以20km/h的车速电助动骑行),其干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4m。由于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km/h,故4m的限值是对应20km/h以下车速规定的。显而易见,对制动效能相同的车辆,车速越高,制动距离越长。抽查中也发现有个别企业使用的零部件质量较差,在试验过程中刹把开裂,且刹车装置未安装到位,从而制动性能不合格。
车架/前叉组合件振动强度。根据GB17761-1999规定,车架/前叉组合件经7万次的振动试验后,车架各部位不得有破损、明显变形或松动。本次抽查中共检出22批次产品该项不合格。该项目不合格,可能导致骑行者在正常骑行中因车架/前叉组合件断裂而发生人身受伤害事件。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车架上加强筋的结构不合理,导致应力集中于加强筋的头部区域致使车架立管或下管主梁断裂;避震前叉与车架组合不匹配;个别前叉腿的焊接质量及材质差,试验中前叉腿与叉肩焊接处断裂。因此,在选配车架/前叉组合件时,一定要注意匹配性、材质、管壁厚度及焊接质量。
整车重量。抽检中发现本项目不合格比例较高。该问题属行业普遍现象,由于配置的提升、车架强度的增加、电池容量的加大、无刷电机的广泛使用、铝合金整体车轮代替辐条车轮等原因,整车重量增加成为必然。豪华款及48V配置的电动自行车,在使用铅酸电池的情况下,百分之百会重量超标。按GB17761-1999标准规定,整车重量项目只是重要项,不是否决项,产品最多允许出现3个重要项不合格而综合判定结论仍为合格。
整车道路行驶要求。本次检验共发现61批次该项目不合格。主要原因是对最高车速的限速措施矫枉过正,导致车速过低,根据标准规定,整车道路行驶时车速低于15km/h的产品,该项判定为不合格。
把立管静负荷。检验中发现该项目的问题仍比较严重,与去年大致相当,有多达73批次产品不合格。主要问题是把立管的材质差,管壁薄,加力后把立管严重变形,导致施力无法进行,其后果是人在正常骑行中或意外碰撞情况下,把立管严重变形可能导致人体失稳,方向失控。
脚蹬间隙。该项目不合格可能使电动自行车在骑行转弯时脚蹬触地,无法正常转弯,乃至造成事故。共有64个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不合格原因是产品设计未执行标准要求。
欠压、过流保护功能。主要问题是欠压、过流参数值不符合说明书标明的要求。设置欠压保护值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蓄电池深放电,欠压值过低将导致电池深放电,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设置过流保护值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大电流放电对电池、电机等的损害,从而有效保护电池、电机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本次检验共发现36批次产品不合格。主要原因是企业对此指标认识不足,产品定型时未进行匹配。
反射器和鸣号装置。有132批次产品反射器光学性能低于三级,是本次定检不合格批次最多的项目。该条款在国标中是一般项目,众多的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采用廉价低质的反射器或者不装反射器。另外,部分车型在设计时无安装侧、后反射器的位置,有的反射器颜色不符合要求,甚至后反射器与侧反射器为同一颜色。
其他较为集中的问题包括:绝缘性能,总体要求,脚踏行驶能力、鞍座调节夹紧强度等。其中有些是配套件的质量问题,有些是装配质量问题,但都影响到安全和使用性能。
值得指出的是有3个批次的续行里程项目不符合企业说明书明示要求,虽然其续行里程数远大于标准要求,仍被判为不合格。另外,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现象仍较多,共有70个批次说明书项目不合格。某企业的车架与前叉为过盈配合,采取强行敲打方式将前叉装入车架前管,导致拆卸困难。还有个别企业的充电器质量很差,充电时发生爆炸现象,十分不安全。
江苏省电动自行车检验中心专家叶震涛说,上述质量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电动自行车行业飞速发展与企业经营者的质量意识薄弱、技术力量严重匮乏、管理混乱之间的矛盾导致的。
2006年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年产量达到1800万辆,行业两极分化已日趋明显,企业竞争已从单纯的款式、价格竞争转为品牌、质量、服务等综合实力的竞争。专家建议: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经营观、质量观。辩证地看待质量、成本、销量之间的关系,大力培养、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把零部件的进货关,加强对装配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切实做好整车调试和出厂检验把关;加强同专业检验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