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民:起床要提前半小时了
在常州市“交通管理专项行动方案”公布以后,多数人对今后的交通出行问题表示非常担忧。一位消费者表示,先是限了摩托车,接着电动车也将面临限制,以后每天上班至少得提前半小时起床了。
大多常州市民对此方案都抱有微词,但面对政府的“仓促”行为,他们觉得也“没办法”。采访中,他们表示希望政府能多考虑百姓的实际情况,更多地完善城市交通路线,多推广“1元公交”。“养部电动车一个月才几十元,现在满大街的公交车大部分坐一趟就要2元,而且很多线路还没有直达车,不得不转车。”常州市民林女士抱怨说。而黄先生等多位市民则认为,交通出行关系到民生,而政府部门却没有举行任何听证会,说“封杀”就“封杀”了。
电动车厂家:突遭巨大冲击
“常州将封杀电动自行车的消息一传出,整个电动车行业为之一震!”江苏省自行车协会的一位工作人员无不感慨地表示。该协会的理事长告诉记者,常州市政府的这一措施一旦开始实施,意味着电动车的常州市场就会消失,这对常州的整个电动车行业将是沉重打击。为此,近期自行车协会将在常州召开电动车骨干企业研讨会,讨论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变化。
据了解,目前常州市有电动车生产企业100多家,年生产电动车100余万辆,年销量居全省第二。常州的速派奇、金狮、盛扬、鸿尔达等都是较有名气的品牌。而这一方案的出台,对这些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学专家认为,“封杀”电动车的方案不妥,最起码是考虑不周。改善常州市目前的交通状况,不仅仅是单方面下“禁令”,更大程度上需要疏导。尤其在目前公交配套设施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作为市民出行主要交通工具之一的电动自行车,在短期内禁止是不合理的,不仅不便于市民的出行,甚至可能给常州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
法律人士:还需全盘考虑
常州某律师事务所的庄惠平律师认为,这一规定确实会给部分人的生活、工作带来不便,但总体上来讲,应当是有利于地方交通管理和经济发展的。而常州另一律师事务所的刘为帅律师则表示了不同看法,“这一方案属地方的一个政策性文件,大的方向和导向是正确的,但具体的做法和尺度值得商榷。”刘为帅认为,方案出台的初衷显然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但要考虑其实际操作的效果,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还有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律师认为,这一方案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通过限制一部分人的权利去满足另一部分人的权利的做法也有失公平。他认为,解决目前的城市交通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且需要多方位,全方面地考虑,“封杀电动自行车”方案的出台显得过于仓促。
常州“封杀”电动车的消息让南京市民颇感惊讶,很多读者纷纷质疑:南京会不会也“封杀”电动自行车呢?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电动车越来越多
记者在南京市交警五大队非机动车上牌点看到,正在等待为新购置电动车上牌的市民在外面排起了长队。“无牌助力车查得厉害,骑自行车又太累,只好买辆电动自行车将就一下!”市民胡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住河西,单位在大行宫,坐公交车要转两次车,非常不方便。于是,便买了这辆电动自行车。
记者从南京市10个非机动车上牌点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六七月份,南京每个月电动自行车的上牌量为4500辆,8月份以来上牌量更是持续上涨,10月份甚至已经达到了11000辆。南京市交警五大队副大队长朱泾舟表示,电动自行车因为上牌手续简便(花8元钱,5分钟就能搞定),成本较低,骑行便捷,逐渐成为市民购买非机动车的首选。
事故也不断增多
“很多人都觉得骑电动车安全,其实不尽然!”南京市交警十大队副大队长张晓冬拿出事故组的卷宗给记者翻看——
2006年8月11日上午,蔡某到大厂一朋友那吃饭。为了赶时间,蔡某骑上电动车急速驶往大厂,当行驶到江北大道晓山路路口时,信号灯刚好跳转为红灯,蔡某心想反正电动车速度快,不但不制动停车,反而加速横穿马路,结果径直与一辆正常穿越路口的轿车相撞,蔡某连人带车被撞出七八米远,虽经医院抢救,但至今生活不能自理。
大厂某企业的职工许某下夜班时,只顾着想早点回家给老公和孩子做早饭,结果在新华路路口左转弯横过马路时,未注意观察,与一辆大客车相擦,经医院抢救七天后,许某终因伤势过重死亡。
张晓冬告诉记者,他们曾经专门对事故中的电动车驾驶员做过调查,80%以上的电动车事故都跟行驶速度过快有关,其中9月15日的一起电动车事故中,电动车车手甚至骑到了36公里,“这样的速度,跟燃油助力车、轻摩有什么区别?”
是否禁止还很难说
记者就常州禁行一事向南京市车管所求证时,车管所一位负责人表示,“南京和常州的情况不同。南京市区范围很大,很多市民购买电动自行车主要是为出行方便。因此,南京究竟禁不禁电动自行车,目前还很难说,这关键要看政府部门对此的调查情况!”
车管部门表示,假如南京要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话,有关部门也会提前发布消息,不会突然实施禁行措施,因此提醒市民暂时不用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