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崛起了一个红火的产业——电动三轮车生产。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该产业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全县有规模的电动三轮车生产企业已达80家,年产量达40多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60%,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
电动三轮车何以能够在一无资源、二无传统制造业优势的丰县如此迅速地崛起?
政策扶持催发产业活力
丰县电动三轮车起步于2001年,当时规模较小且布局分散。2004年以来,丰县抓住电动三轮车行情看好的趋势,在全县广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引导、扶持民间资本投资电动三轮车产业,并投资建设了基础设施齐备的县工业园区,一座座装备先进的电动车生产厂迅速崛起,并形成了产业集群。这里不仅装配整车,还拥有配件等相关配套链条。徐州许氏机械加工厂拥有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已成为全国较大的电动三轮车散件批发中心。目前,全县电动车及配件、包装、运输、经销等相关企业已近100家,吸纳农民工就业在2万人以上。
10月21日,在南京举行的第24届中国江苏国际自行车、电动车及零部件交易会上,丰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了17家电动车整车生产及配件生产企业参加了展览交易会。一辆辆造型别致、美观大方、经济耐用的电动三轮车在整个展厅内大放异彩。徐州平安人家电动车制造有限公司、徐州豪运嘉电动车制造有限公司、徐州陆路安电动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丰县电动车生产及配件企业的展台前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围满了前来参观、洽谈业务的省内外客商。他们认为,虽然全国各地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很多,但像丰县如此集中、如此大规模的生产电动三轮车的企业却很少,丰县拥有自己的特色,今后将会加强与丰县的交流合作。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王凤和认为丰县电动三轮车适应城乡且生产规模大,是目前我国三大电动三轮车生产基地之一。
丰县县委书记赵保华说:“县委、县政府为群众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鼓励和引导行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敢于创优,丰县将全力培育这个兴县富民的产业,使丰县电动车品牌驰名中外。”
民营资本撑起新兴产业
丰县快速发展中的电动三轮车产业是清一色的民营企业。孙楼镇退伍军人娄仲永创办的徐州富尔沃电动三轮车制造有限公司,是丰县电动三轮车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娄仲永从农机配件经销起家,于2004年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搞电动三轮车研发,自行设计出采用前挂、后悬吸震式装置的“夕阳伴侣型”电动三轮车,获得国家专利并通过电动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并迅速以质量优势赢得市场。目前,富尔沃公司年产电动三轮车2.5万辆,产值达5000多万元。娄仲永的企业还吸纳了200多名农民,并使他们成为熟练技术工人,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
徐州康尔斯车业有限公司创办人张艳喜,也曾是走出家门创业的孙楼镇农民。7年前,他把从无锡打工学来的技能和创业精神带回家乡,从生产人力三轮车做起,如今发展到年产2万多辆电动自行车、三轮车的规模企业。走向成功的张艳喜还把企业办成了下岗职工和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去年培养帮助5人创办企业,使80多人拥有专业技能成为企业骨干。
另外,家和、百事利、峰利、平安人家等20余家资产在千万元以上的电动车生产企业,都属民营资本。它们以生产、研发并举的自主创新模式,不断推出功能先进、款式新颖的电动三轮车新品,并迅速扩大市场,产品已呈供不应求之势。民营资本办企业,已成为丰县工业发展活力之源。
提升产业走集约化之路
与所有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相似,丰县红火的电动车产业背后也有着快速成长的不足,例如缺乏关键部件的核心制造技术、科技含量不够,品牌众多混杂、低水平竞争、高级科研和管理人才匮乏等。对此,丰县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并正着力解决。
丰县电动车行业以高薪引进了100多名外来技术和管理人才,同时与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协作关系,60%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此外,丰县还依托县工业园区,建立了电动三轮车专业市场,扶持企业规模生产经营;组建了电动三轮车协会,由协会来调控市场,维护价格稳定,组建全国性的销售网络。推动电动三轮车业逐步走上规模化、专业化之路,使丰县产业的未来不仅能生产电动三轮车,还能生产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动三轮车生产和研发基地。
农业大县正依托优势产业的发展,强壮工业兴县的一翼。丰县工业在去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实现增加值11.59亿元,同比增长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