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8日到6月12日,号称全球最考验汽车及二轮车的安全、环保和节能技术的竞赛——“国际必比登挑战赛”在塞纳河畔的浪漫之都巴黎举行。汽车业内的奔驰、宝马、通用、丰田、米其林及两轮车业界的Prima和Bion’x等全球300多辆汽车和100多辆二轮车参加了这次技术比武。
比武结果为:继上海的“超越三号”勇夺汽车组新能源大奖后,上海的“永久”牌电动车和LPG燃气助动车又拿到了二轮车组测试赛六项目中的5个第一。
如果说“超越三号”象征了上海制造的未来,那么“永久”应该可以代言上海的过去。现在,黄浦江边土生土长的老名牌在仿佛老去多年后,突然震惊了埃菲尔铁塔,这大概能让很多老上海大吃一惊。永久已经有多久,永久还能有多久,永久怎样更长久,又成了值得探讨的新话题。
1永久“有多久”?
都说“永久”的牌子取得好,因为它的年龄真不小,算起来到现在已有超过65年的历史。早在1940年,在唐山路上就出现了中国自行车制造的第一声,从最初日敌产业下的“铁锚”牌到后来国民党时期的“扳手”牌,解放后新起的“永久”牌让永久车有了至今最长久的名字,也让永久车开创了中国二轮车历史上的众多个“第一”。1949年,新中国的第一辆自行车是永久牌;1955年,中国第一辆自主设计和制造的公制标定车是永久牌;1957年,中国第一辆26英寸的轻便车是永久牌;1958年,国内第一辆运动赛车是永久牌;1962年,中国第一代轻型摩托车是永久牌……
相比上述颇显乏味的史料,生活在上海人记忆里的“永久”车,似乎更为鲜活,“嘚铃铃——”那一声声清脆的铃音,在里弄里深远悠长,尚且隐约留在几代人的脑海深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人结婚的“四大件”,牌子一定都是要指定的:脚踏车要永久牌、缝纫机要蝴蝶牌、收音机要红灯牌、手表要上海牌。作为当时自行车的代名词,永久车一度陷入需凭票购买且一票难求的局面。
现已当上永久LPG燃气助动车销售总监的徐振业现在回想当年还颇为感慨:“格个辰光屋里厢有啥人要是在上海自行车厂老光荣咯,因为职工每年福利就有一张永久牌脚踏车票,阿拉姐姐、姐夫个车子全是偶弄的;格个辰光有钞票也弗一定买得到永久车,华侨商店里要卖100多块咧,相当于偶当时3个月的工资。”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人民日报》转载了湖北商品粮生产基地应城青年农民杨小运“宁交(2)万斤粮求购永久车”的新闻,一时间永久牌在全国名声大噪。后来,全国每5辆自行车里就有1辆是永久车,上海自行车厂里日均生产永久车1万辆,最高纪录一年生产了330万辆。到80年代中后期,永久牌成为中国第一代“十大驰名商标”之一。
2永久“能多久”?
然而,一度的风光无二并不代表永久走红。进入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上世纪90年代,中国自行车老大永久逐渐走弱。现在的永久人分析当年的下坡路,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来自苏、浙、天津等地的大量民营企业涌入自行车制造业,没有老包袱和偷工减料成为某些牌子迅速崛起的公开秘密;二是政策放开,让捷安特等品牌自行车进入大陆市场,猛砸广告很快攻破了年轻消费者的心理防线。
“永久1996年后开始跌跌坐,到1999年可以说是困到地板上了,从1999年到2001年连续亏损3年,到2001年永久股票难逃PT股的命运。”一位工龄在35年以上的老永久人这样回忆。
不过,从另一种意义上说,走到谷底未必一定是坏事。永久人的视野也因此放开到自行车以外二轮车世界。也是从2001年起,永久通过资产重组和置换,剥离了不良资产;同时上海从2002年起正式实行燃气助动车对燃油助动车的替换,这样的政策利好也让开发出国内第一辆LPG燃气助动车的永久赶上了40万辆替换的商机。此后两年,永久又开发起了电动车。
中国是全球闻名的自行车大国,但随着大中级城市里四轮汽车的普及,二轮车的专用道似乎被逼得越来越窄,二轮车的生命力有多久?这也是一度让永久人困惑的问题。但从全球范围看,不少发达国家在体验到汽车高峰发展带来的环境和城市困窘后,已经开始反思自行车的好处。当然,在他们看来,自行车现在早已不再是最初的必备交通工具,而有了两大新用途:一是作为适合5-8公里短途的代步工具;二是锻炼腰腹和腿力的健身工具。在日本、法国、德国等国,一般地铁等交通枢纽周边都放有不少可租赁自行车;在意、荷等国,消费者买自行车更可以享受相当于车价25%的补贴;英国政府最近还拨出1500万英镑(约合2730万美元)的预算用于鼓励学生骑车,并开辟了学生骑车专用路线。
3永久如何“久”?
永久产品线已从当年单一的自行车扩展到如今的电动车、燃气助动车,不少外人觉得“永久”这个牌子有点老了,“有了新品种不如换换新牌子”——这样的社会建议并不少。根据对国内自行车经销商的调查显示:永久品牌目前在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接受度和记忆度仍然很高,永久牌在一辆自行车中的品牌附加值是20元,在一辆电动车或燃气助动车中则是200元。这样的数字无疑说明,“永久”品牌还是个金字招牌。
永久人决定,要让“永久”这块金字招牌锃亮如新。今年6月,永久电动车和LPG燃气助动车跑上世界规模最大的安全环保车辆竞赛——“国际必比登挑战赛”,这是一场关于新能源、新技术和安全性的全球比武。参加这次比赛的永久车,不是实验室里专门设计的比赛车、概念车,而是从车间流水线上直接拿下来的量产车,居然在120公里的拉力赛和专家测试后打败众多国际知名二轮车品牌,一举拿下了5个单项第一,在燃料能耗经济性、二氧化碳排放、刹车性能、噪音、散热五方面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标准。虽然2年前在沪举办的同样赛事上,永久也夺得了二轮车组6项A级奖杯,但今年走出国门的“墙外香”更让“永久”离世界品牌的舞台近了一大步。
更新换血后的永久之所以敢出去吆喝,有两组数据对比颇能说明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永久一年的新品开发不过5种,去年这个数字变成了240多种,有带载重20公斤的前货架和载重40公斤的后货架的快递自行车,按照人体工学原理设计的后肢辅助恢复型电动车;4年前永久自行车型号共44种、LPG燃气助动车2种、电动车13种,现在相应数据分别是269、9、73,而且4年前的自行车品种目前有一半以上被淘汰更新,电动车里只留下原来的2种;2001年永久投入的技术开发费用为54万元,现在已经达到了一年研发费用240万元。
解放至今已经销售二轮车数量过亿的永久,老牌子又呈现出了新价值。从2003到2005年,永久连续3年排在国内自行车和LPG燃气助动车内销的老大地位;去年,永久的主营业务收入达11.04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在14.62%。“永久”的未来,是打造二轮康体车的国际品牌,进一步发展包括电瓶车、轮椅车等四轮环保节能车。
在“永久”品牌的历史档案里,有一张上世纪70年代乔治·布什夫妇在天安门广场的合影。后来的总统先生当时出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照片上的他身着便装手推自行车,车架上清晰地印有一行中文拼音:YONGJIU(永久)。但愿“永久”能走得更久,因为它不仅承载了国人的历史记忆,更记录了民族品牌的艰难转型。
相关链接
到2010年,上海欲“育成”5个国际知名品牌
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日前在接受品牌万里行记者团采访时表示,上海目前正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力争到2010年培育形成5个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品牌;10个体现上海城市实力和魅力的区域品牌;50个在国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把上海建设成为中国品牌孵化培育中心,品牌积聚辐射中心和品牌交易运作中心。
上海曾经是中国品牌的摇篮。现存最早的王宝和品牌已有261年历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了正广和、冠生园、培罗蒙西服等一批消费品品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等一批轻工品牌。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宝钢、振华港机、上海电气等一批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品牌,红双喜、杏花楼、三枪、亚明、恒源祥等传统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新生。还出现了新天地、张江、漕河泾等一批区域品牌。
但是,上海品牌的含金量和上海城市的含金量还远远不成正比,相对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地位,近二三十个上海名牌加起来的品牌价值,还不如一个山东的海尔。
图CFP
中国自行车生产、销售量居世界第一,吸引了国际商家的兴趣(上图)。参加第6届必比登汽车挑战赛的永久电动自行车和LPG燃气助动车历经120公里的拉力赛后,到达终点埃菲尔铁塔,夺两轮车组测试竞赛的五项第一(下图)。徐振业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