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出台了2005年度南京交通报告,报告就市民的出行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显示,由于交通越来越涌堵,私家车大量增加,南京百姓开始更多地放弃乘坐公交车而转向自行车和出租车。那么现实情况究竟如何呢?
公交难等
数据: 目前南京全城有200多条公交线路4600多辆公交车,每天的客流量超过200万人次。按照公交系统测算的理想运行状态,公交车每行驶1公里应该在三分钟左右,然而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增长,本身“块头”就大的公交车在拥挤的道路上更加难行。“社会车辆平均时速都都达不到20公里,公交车更像蜗牛在爬,平均时速也就在15公里左右!”一位公交车司机无奈地称。
等来等去就是不见公交车来,上了车车子在路上却像“蜗牛”爬,这样的经历大概很多市民都碰到过。南京城哪些公交线路及站点难乘车,平均等车时间要多少呢?
47路:四五十分钟才来一辆车
市民谈小姐在草场门上班,家住七里街,每天上下班经常要坐45、47路等线路。她告诉记者;有时上下班高峰期等上四、五十分钟才来一辆车,此时站台已经聚集了很多要坐这些线路的人,到了车上更是人挤人,到了单位或家里累得都快散架了。“我每天最起码都要坐两趟公交车,又不是偶尔坐,高峰期老等上四、五十分钟才来一辆车,每次上班都快急死了!”谈小姐建议能调整公交车班次,上下班高峰期能多增加这些线路的班次,缓解乘车难、乘车挤的难题。
65路:坐车没有走路快
市民许小姐也是经常乘坐公交的,她主要是往北京西路和汉中门两个方向。“我感觉这两路车的频率都还算正常,平均等车时间约五分钟。比起我等公交车的最高记录30分钟来,情况好很多。但是这两路车的线路都比较繁忙,尤其是65路往北京西路这条线,傍晚的时候我每次回学校都会遇到比较严重的塞车现象。这时候坐车还没有走路省时。”
95路:半小时才来一辆
市民黄先生说,他坐车的频率不算太高,平均一天3次左右,等车时间不等,一般都在三,五分钟就能坐上车。“在天津路等95路非常难等,我记得有一次等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才等来一辆,云南路等11路车有时候来的也很慢,有几次就等了十几分钟,最难等到车的经历是在延龄巷等317路车,最少等了40分钟。”
黄先生说,路段堵车堵得厉害,一般都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坐1路,3路等车到新街口都要堵很长时间,有时候能堵上十几分钟,还有湖南路附近,318路走到湖南路附近都非常慢,堵的时间也非常长。
97路:等了四班也没挤上
张同学是仙林大学城的一名学生,每个星期都要乘坐97、70路工交车。“等车时间不是很长,正常情况下五分钟多一点就会有一班车。但是每到周末就真是太拥挤了,平常还好。”
她回忆称:“有一次我在新庄要坐97路车,一连等了4班都很拥挤,由于天气太冷,还有朋友在送我,我就给自己讲如果下一班还那么挤,我就不等了,结果在我的祈祷中下一班车来了,由于太拥挤,司机跟我讲前门刷卡后门上车,谁知道当我去后门上车却怎么也挤不上去,车只能这样开走,而朋友也以为我上了车,就走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寒风中瑟缩。”
“还有一次,我约好朋友去爬紫金山,早上8点半我就在底站亚东新城区上了70路车,从这时开始车上就上满了出去玩的学生,没过几站车上已经塞满了人,几乎没有立足之地,更没有可以扶手握,因此我根本就站不稳。车在行驶中突然有一个急刹车,幸亏人满的我倒都倒不下去,但是就在我庆幸的时候,感觉自己的手在隐隐作痛,仔细一看原来手划到了旁边同学的包里的硬物上,留下了一个约4厘米长的血道子。真是爬山不成反被伤。”衡同学称。
闹市自行车位全面告急
道路难走,公交难坐,越来越多的人骑自行车、助力车、电动车上班,大街上停车的地方越来越挤
数据:自行车一直是市民的主要出行工具,但随着条件的改善,南京市骑自行车人数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去年一年我市骑车人数居然再度上升。根据2005年南京交通年报的研究表明,2005年南京市居民出行骑自行车的方式结构与2004年相比上升了0.54个百分点,骑车出行人数增加。
自行车爆增不好停
在管家桥道路两边的停车处,各种自行车、助力车挤得满满当当,最挤处连只手都伸不进两车之间的缝隙里。推着车在自行车旁来回转了三趟,市民杨小姐愣是没找到停车的位置,只得继续推着车子到别处找位置。“我在管家桥上班,上下班也是骑自行车,可现在早上8点半后就很难找到车位了,有时只能硬挤出一点缝隙把车子塞进去。或者就只能违归停在规定的停车线以外了,要是逮到了就麻烦了!”杨小姐称。随后又在上海路、汉口西路等地方,街两边的自行车等同样停得满满当当,一块空着的地方都没留下!
车库停车牌紧张
街边自行车停得满满当当,一些大厦的车库同样如此。长江贸易大厦边上就是个停车库,里面的自行车、助力车等停得满满的。工作人员称:本来这个车库的承受量还是挺大的,可他们最近发现好多停车的陌生面孔,而且都是骑的新车,一问才明白,这些人以前都是坐公交上班的,因为嫌公交太慢了,路上特别容易耽搁,就全部改骑车了。”我们这现在停车牌倒是挺紧张的,要是还像这么每天都有2、3个新入库自行车的话车库估计要吃不消!”工作人员称。随园大厦附近的车库门口都停着自行车,工作人员正抓紧排车子,挤出一些位置来。“没办法,骑车上班的人越来越多,里面早就放不下了,只能门口停停了,要是再这样发展下去,就连门口都不好停了!”工作人员称。
全家人改骑车上班
昨天上午7点多,中山北路一路向南,慢车道上自行车、助力车、电动车混行,不时有崭新的车子从身旁经过。“哎,不是我想骑电动车,实在是路上太难走了,乘公交车不方便!”市民刘女士无奈地称。她说,他家三口人,以前她和老公上班都是坐公交车的,女儿上学也是坐公交车的,可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坐公交车经常迟到,一家人狠狠心买了2辆自行车和一辆电动车,早上都是骑车上班去。“哎,你还别说,骑车上班既能锻炼身体,路上的时间也好控制,现在早上起来刷牙、洗脸、吃早饭,一切井井有条,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忙乱!”
车路挤兑激化南京交通矛盾
日前出炉的《2005年南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年度报告》让市民对南京日益拥挤的交通状况担忧,而作为报告主笔之一、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钱林波博士则强调该市大半道路车流已近饱和,公共交通的综合服务水平辄需改善。就此,包括社科院学者以及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的交通专家一致认为,道路资源拓展缓慢、车路挤兑严重,在更大程度上让南京的城市交通矛盾日益激化。
规划不够长远
南京一位交通专家分析,虽然近几年来,尤其是借全国第十届运动会的东风,南京新老城区一直在不停的修路、拓展道路资源,但是在车辆迅猛增长的情势下,修路的步伐还远远不够。与此同时,南京一直以来存在的道路规划存在的不足也不断凸显。全城各处新楼盘林立,南京市外来人口也在不断增多,买车的人更是翻倍递增,可是,还是十几年前的道路规划格局并没有那么长远的目光,也没有考虑到新世纪以来,南京机动车增长的飞速,不合理的道路规划将主城区的道路结构限制,主次干道能吃下的车流容量极其有限!
一位不愿意透露的姓名的老专家便结合现在正大修的城东干道二期工程带来的黑色交通状况,不客气地指出:“在陈旧而僵硬的道路格局上,这儿修路那儿拓宽,简直就是在破布上打补丁,难看还不抵事,更让市民的出行陷入长时间的阵痛!”
修路没跟上车涨
刚刚过去的2005年,作为江苏省会的南京,平均日上牌机动车高达356辆,其中私家车156辆,占到其中近一半,与此同时,市民学车、买车的热情继续高涨,去年南京全市的机动车总数突破64万辆,比上年增长了11.2%。其中,私家车突破18万辆,比上年增长了27.2%。机动车驾驶人总数突破79万,比上年增长了16%。车越来越多、新手越来越多,这一切令道路交通管理者的眉头锁紧,因为车辆一直在增,而道路的拓宽却没有跟上步伐,甚至是迟缓,困境之下,道路交通的管理难度日增。
新驾驶人的大量增长不可避免地带来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上升,事故专家分析,新手肇事的比率比往年有所上升,已经占到全年总数的四成左右,而不少新手在车祸发生后,完全处于束手无策的混乱状态。在交通日益拥挤的情况下,如此高的新手事故率给大交通又添拥堵。
公共交通发展太慢
虽然南京已经连续第四年获得全国畅通工程管理城市一等水平,但是作为南京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全国畅通工程专家组组长的王炜教授却在日前出国考察后表示出非常担忧,在车路挤兑矛盾暂时难解的情况下,要保持南京交通管理的一等水平,难度非同一般。主要原因便是公共交通发展太慢,配不上市民出行的需求。据介绍,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纵然是作为全国畅通水平一等的南京,其公共交通水平依然较低。目前南京尚未形成完善的公交网络,要满足市民的交通顺畅需求,这方面,南京至少还有三四年的路要走。
与此同时,有专家透露,在短时间内,南京都不可能也不适宜施行对车辆高峰期进主城收费、或者用其经济杠杆对小车进城进行限制的措施,这样的情况下,南京的交通管理无疑是“螺丝壳里做道场,难上加难”,所以,南京市民从现在开始要习惯过“路堵”的日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