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已经上路产业政策何时“上路”
专家呼吁征收燃油税是当务之急
“电动汽车已经上路,何时才能走进寻常百姓家?”在同济大学校长万钢看来,答案不在企业、不在消费者,而是在于国家的产业政策。今天,在政协小组讨论中,作为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万钢委员透露,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刚刚顺利结题,并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但是“成功之中也有忧虑”。
据万钢介绍,电动汽车专项从2001年启动实施以来,建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以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驱动电机、动力蓄电池为“三横”,全面构筑了我国电动汽车自主开发的技术平台。
“在技术上,我们与国外差距不大,甚至在某些局部领域领先。”但万钢坦言,产业化道路仍是“路漫漫”。
电动汽车为何难以投入批量生产?万钢分析原因有二,其一,“虽然节油30%%,但对于老百姓还是不合算的,缺乏吸引力”;企业虽有积极性,但也不敢批量生产,“因为要考虑开发成本,总不能卖一个赔价”。他解释说,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最大问题就是成本高,但事实上从单件成本来看,内燃机发动机要比燃料电池高得多,而之所以其价格相对低廉,原因主要是批量生产。
“汽车行业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尽快征收燃油税是当务之急。”万钢说,实施燃油税,就是让每一个人在加油的时候都感到费用在增加,油价一上去,老百姓买环保车的积极性就高了。
万钢举例说,美国在提高油价的同时,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汽车。例如,购买一台混合动力的小排放汽车,政府就补助5000美元,然后逐年递减,直到取消补助,直到培育出一个成熟的消费市场。
“中国政府也应该在政策上有所作为,虽然发改委在促进产品研发和平台建设做了很多工作,但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催生国内市场,这将有效地从消费层面激发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从根本上推动电动汽车的产业发展。”去年,万钢就递交了相关提案,今年“两会”他继续为此奔走呼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