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本年度27个“信誉标志”品牌,并将进一步严格、规范相关管理制度
近日,中国自行车协会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揭晓获得2006年度信誉标志使用资格的24个企业的27个品牌,在3·15前夕向消费者推介过硬产品。协会有关人士表示,目前确实大量存在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车,协会有责任抓住有利时机,把“信誉标志”品牌工作做得更好,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不断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进行产品的自我完善并研究开发新产品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中国自行车协会于2000年首次推出电动自行车“信誉标志”,近七年来,品牌数量增加了5倍(按品牌的生产企业计)。总量虽只占有生产许可证的电动自行车正规生产企业的2%%左右,但在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向消费者宣传电动自行车相关法规和使用知识等方面都起到了中坚作用。他们就做强品牌、促行业健康发展向社会做出承诺,影响力越来越强。
据了解,获得“信誉标志”品牌的产品是由中国自行车协会委托国家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轻工业自行车质量监督检测上海站、国家轻工业自行车质量监督检测常州站等3家专业检测机构,在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到市场自行购车随机取样并检测合格;相关厂家的产品质量体系也是由协会聘请业内专家到生产现场考核评审符合要求,经过公示得到业内认同后才能发证。
短短几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已超过2000万辆。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使用性能,是行业避免陷入恶性竞争、保持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国自行车协会号召“信誉标志”品牌生产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在增强自我创新能力上下更大的功夫,依靠技术进步,转变粗放型管理方式,改进加工手段,提高效率,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积极研究体积小、重量轻、能量高、质量稳定的电动自行车用配套件;开发出结构更加紧凑、强度更高、更加轻便的新产品。
2006新年伊始,北京市取消了电动自行车禁令,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目录管理。首都特有的示范作用,必将为全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带来机遇。为此,中国自行车协会将在今年着手使信誉标志品牌的发放管理进一步严格和规范:
首先,提高信誉标志品牌的准入门槛。将企业年生产符合标准要求的电动自行车达到或超过2万辆调整为3万辆,并进行考核,年末未达到规定产量的品牌将被取消下年度的申请资格;规定首次申请使用“信誉标志”的企业提出申请后,先经企业所在省、直辖市协会初审;其产品接受由协会委托的检测机构进行市场抽样质量检测。
其次,健全市场监督员制度,加大市场监督力度。将原定对已经获得标志使用资格的品牌每年至少2次的市场调查,改为每年3次。通过检查监督,加强整改,不断提高信誉标志品牌在消费者中的信誉度。
协会将对申请企业进行评审前辅导,针对产品和服务质量暴露出来的问题,对现有品牌生产企业开展质量技术培训,进行具体指导。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度“信誉标志”企业共生产符合标志使用条件的产品144万辆,约占全国电动车总产量的15%%;“信誉标志”品牌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均在5万辆以上,其中60%%的企业在10万辆左右。几年来,申请“信誉标志”使用资格的企业越来越多,反映企业对自身产品及服务质量的自信,反映企业强烈的品牌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反映行业的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