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年末,南非等国家发起的对中国轮胎行业的反倾销调查,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被称为“中国2006年反倾销第一案”。这次提起的反倾销调查,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轿车、轻卡以及重卡轮胎。一些企业如山东威海的成山集团聘请了律师积极应诉。
据了解,在中国,轮胎行业是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几个行业之一。有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轮胎生产国,每年有1/3的轮胎要出口海外。近几年来,垄断国际市场近60%份额的跨国公司在中国频频建厂,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来挤占中国轮胎企业的国内市场,迫使中国企业只能加大力度开拓欧美、南美、亚洲和非洲等海外市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一位人士说:“这是中国轮胎行业在过去五年里经历的第五次沉重打击,从委内瑞拉、秘鲁到印度、土耳其,再到今天的南非,中国轮胎出口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正遭遇各国反倾销壁垒的挑战。”我国轮胎出口近期连连遭受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与我国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二大轮胎出口国的情景相比不足为奇。在WTO没有真正建立起统一的公平贸易环境和机制的情况下,各国为了保护自身国内市场,或滥用各种规则,或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因此我国将会面临包括反倾销在内的各种贸易壁垒,我们应当分析原因,积极寻求对策。
对于我国轮胎企业存在的市场集中度低、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首先要通过联合、改组等形式,加速大中型企业的并购和合并,培育几个能与世界轮胎十强相抗衡的大型企业。其次,要提高产品质量和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出口产品竞争能力。
对于出口企业搞低价竞销的问题。首先,对于没有通过“3C”认证、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低下且没有轮胎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取缔。其次,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管理协调作用,加强自律,日本协会的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日本,谁敢挑头扰乱轮胎出口价格,不仅要被取缔出口资格,还要加倍处罚。再次,商务部和海关要联合建立出口价格预警机制,规范轮胎出口市场。
国内企业今后应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不仅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而且要加大广告宣传投入和市场营销力度,创出一批知名产品品牌。从战术来讲,轮胎出口企业应将出口商标在国外注册,尽快把一批名优产品和品牌推向国际市场,以名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