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工商局、质监局、交管局和消费者协会12月1日联合举行整顿规范电动自行车新闻通报会,向媒体通报了当前电动自行车存在的严重质量安全隐患,提出全面整顿规范电动自行车措施,在成都市掀起整顿规范电动自行车风暴。
质量安全隐患严重
今年6月到11月,成都市工商局、质监局、交管局和消费者协会等部门通过对市场调查,发现目前在全市交通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电动自行车超过42万辆;实际正在使用的多达60余万辆;电动自行车品牌多达390种,型号1089个。电动自行车方便了消费者出行,缓解了公共交通压力,并因其行业的拓展逐渐成为一项重要产业,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但调查发现电动自行车市场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市场混乱。一些不法厂家为追求利润,采用非法拼装和商标侵权方式生产大量假冒伪劣产品。据统计,目前该市2/3的电动自行车品牌厂家都是从外地购买原材料和配件进行拼装生产,存在不当竞争和偷、漏税现象。
二是″超标″现象普遍。因电动自行车国家生产标准属非强制性,成都市目前只设置了基本准入″门坎″,导致其超重、超宽、超速现象较普遍。
三是安全隐患严重。据交管部门统计,全市共立案调查电动自行车违章事故310起,受伤326人,死亡29人。这不仅损害和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也增加了交通管理的难度。
四是消费纠纷攀升。近两年消费者对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投诉每年呈40%递增,有的造成严重人身、财产损害。由于没有电动自行车三包规定,消费纠纷解决困难,一些矛盾激化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政府部门各司其职
针对电动自行车存在的突出问题,成都市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市场管理。成都市工商局负责对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并负责对外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厂牌号进行认证;成都市环保局负责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工作;成都市质监局、工商局负责对电动自行车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全市生产企业的源头监管,建立产品认证制度;由成都市公安交管部门负责对经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认证合格后的电动自行车办理注册登记。同时,通过不定期联合检查方式,开展打击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的违规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违反国家标准生产销售电动自行车的及时按照各自部门工作职责予以处罚。
消协献良策
电动自行车由于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引起的消费纠纷不断上升,为此,成都市消费者协会根据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对整顿规范电动自行车提出新对策:
一,严格生产许可制度,对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者伪造、冒用它人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非法拼装电动自行车给予处罚。
二,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必须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不得出厂、销售。
三,重点规范整治超标型豪华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将最高时速大于20km/h,小于50km/h的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严格纳入强制管理,并尽快对其实行许可证制度和强制性安全认证;禁止生产者和经营者借″电动自行车″为名生产和销售电动摩托车;防止电动摩托车上电动自行车牌照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