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日前,在第二届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陈清泉院士就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现状、优势、瓶颈、前景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陈清泉院士是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国际电动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亚洲电动车学会主席,是国际公认的电动车方面的权威人士。
《中国工业报》: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世界及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
陈清泉:21世纪汽车产业的发展面临三大问题:能源问题、污染问题和安全问题。这三大问题的提出,促进了电动车的研发进程。当前,电动车有三种类型: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其中以混合动力车为主。目前,在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日本的丰田公司和本田公司走在了前面。
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历程及进展情况是:此前的第一轮完成了功能样车,第二轮完成了性能样车;现在进入第三轮,就是纯电动车及混合动力车要步入产业化,燃料电池车要继续做样车研究和试运行。
需要提醒业内的是,我们要充分认识电动车产业化的艰巨性。因为进入产业化阶段后,要面临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成本以及能不能被市场接受等一系列问题,远不是只解决电池、电机的问题就万事大吉了。这一阶段,开发工作必须要与市场结合,要有政府的政策和法规的扶持;同时在排放标准、燃油标准、能源标准制定上,都要同步进行。
我国现在汽车年产量居世界第三,保有量也很大,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很大。几年前,我们就由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大国了,这确实对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我们有必要抓紧电动车的开发,这对我们的能源战略及石油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工业报》:请您在“科普”的层面上简要地介绍一下电动汽车的优势和特点。
陈清泉: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这三种电动车的优势及特点是不同的。
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做动力,不但可以节能,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能源结构,因为电能可以从不同的初始能源转换。
混合动力汽车根据电驱动混合度的不同,有微度混合、轻度混合和全混合动力汽车三种,其节能效果也各不相同。
丰田公司的Prius混合动力汽车是全混合动力汽车,其电驱动可以作为启动、减速停车、避免怠速用,也可以作为纯电动车使用;在市区运行时,可以把发动机关掉,做到零排放,可以节能30%~50%,但购车的价格将增加30%以上。
今年法国生产的雪铁龙C3将全部是微度混合动力车。这种微度混合动力车的电驱动功率为2.5千瓦,只能用于启动、减速停车、避免怠速,可节能5%~10%,但购车价格只增加约3%,改动量最少,容易推广。
另外,混合动力汽车从能源补充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到加油站加油或到充电站充电。前者虽然可以利用现有加油站的基础实施,但不能改变能源结构,因为还要依赖石油;后者可以改变能源结构,但需建充电站。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丰田和本田的混合动力车属前者。现在美国一些研究机构开发全混合动力电动车(PlugInHybrid),其动力来源以充电为主。当电池电量用到还剩20%的时候,再打开发动机充电,维持电池电量不低于20%。
燃料电池车用氢做燃料,它可以改变能源结构,但是目前还处在研发阶段,尚有很多问题待解决。比如:燃料电池要使用白金做催化剂,因而成本较高;电池本身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等都还有待进一步的考验;另外,氢的生成、输送及贮存等都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但是,燃料电池对改变能源结构、进而对国家的能源政策能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工业报》:我国及世界其他各国在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一些困难。于是,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电动车的研发已经走上一条不归路”,您对此怎么看?
陈清泉:“电动车的研发已经走上一条不归路”的说法是不对的,当然盲目乐观也是不对的;而用“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句话来描述中国的电动车产业似乎比较准确。
我认为,发展电动车产业不但有前途,而且是大势所趋,一定要走这条路。今后的汽车产业将是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及燃油动力车共存的格局。从长远看,电动车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主流,尽管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
《中国工业报》:您认为制约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有哪些?
陈清泉:现在的纯电动车也好,混合动力车也好,普遍问题是成本高,因而销售价格也高。混合动力车可以节约燃料费用,但要提高购车成本。用户在做购买决策时就要考虑,使用多长时间节约的燃油费用才能把增加的购车成本消化掉。除了成本以外,还有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及舒适性的问题。你要让用户觉得你这个电动车比原来的燃油汽车更好、更安全、更舒适,人家才会去买。
不可否认,我国的电动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汽车产业基础跟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尽管我国汽车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三,但我们还没有很好掌握汽车的核心技术。可喜的是,最近中央政府已经决定启动汽车计算平台,决心解决我国汽车工业“核心技术空心化”的问题。
前几年,通过实施863计划,我国电动车的研发能力大大提高,检测手段也大大增强了,但是国产零部件并没有完全过关。电动车要由计算机控制,同时对电动机、变速器等零部件的要求很高。电动车要满足市场化、产业化的要求,要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且质量稳定、符合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有两个积极性:一个是社会积极性,政府要制定游戏规则,要有对路的政策、法规;另一个是要有企业、科研院所及使用者的积极性。当然,你们媒体也有责任,媒体是一个重要纽带,是政府、科学家、用户的纽带。
电动车就是汽车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气技术完美结合和优化的产物。汽车电动化以后,要充分发挥电动化的优势。希望我们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同时,更要着重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创出自己的品牌,根据中国国情研发出有自己特色的电动车。
《中国工业报》:您如何看待电动汽车产业的前景?
陈清泉:电动车是21世纪清洁、高效、智能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交通工具,如何优化电能和燃油两种能源的利用是一个重要问题。
从目前看,纯电动车一般适用于短途;混合动力车是电动汽车的主力;燃料电池车有光明的前途,但还不成熟。只有技术产业化了,市场能够接受了,才是真正的成功。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有热情和激情,有了热情才有想像力,有了想像力才有创新;有了创新以后,还要把方方面面的成果集成起来。这样,电动车产业才能真正有前途。
世界电动车界有这样的预测:到2020年左右的时候,混合动力车的市场占有率可达到20%。
《中国工业报》:作为电动车行业的权威人士,您希望对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说些什么?
陈清泉:首先,电动车要有一个好的研发环境及好的政策环境。日本研发电动车一开始也亏本,但因为有一个好的政策环境,包括有严格的排放标准及税收政策等等,所以日本电动车的研发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其次,我们要搞好“引进、消化、研发、生产、推广、使用一条龙”。这方面韩国的经验值得借鉴。韩国一般是花1元钱引进,花5元钱消化;同时,对于研发出的产品,政府要大力推广,政策要鼓励使用,这非常重要。当前我们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引进、消化、研发、生产、推广、使用”这一条龙还没有真正“舞”起来。
电动汽车是汽车的一种。由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基础较薄弱,因此,我国的电动车要想在短时间里取得突破并非易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范围的电动汽车产业目前都处于起步阶段,这恰恰为我们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了一个平台和良机。
已经实现量产的丰田混合动力车Prius今年将在中国生产,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自主品牌的电动车搞不好,今后我们中国的道路上又将都是丰田、本田等外国品牌的电动车,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