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虽不是新名词,但在它现身之前,没有人知道它应该是什么样或不应该是什么样,衡量它的标准就更难准确定义。然而,“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任何商品入市都必须有规则。因而,今年年初,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草拟了《混合动力车标准方案》,并于今年7月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将在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制定出台,使正在紧张研发混合动力车及电动车的整车企业获得了市场准入的机会。
目前,中国混合动力汽车标准涉及6项。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安全要求》、《混合动力汽车排气污染物测试方法》、《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混合动力汽车综合性能道路试验程序》、《混合动力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这6项混合动力汽车标准中,有3项是共用标准,即《安全要求》、《动力性能试验方法》和《定型试验规程》;关于轻型和重型混合动力汽车(以最大设计总质量3.5吨为限)的标准,分别是2项(能耗和排放试验方法)和1项(能耗试验方法)。这些标准是混合动力车在国内上市销售前进行检测的依据。
有关专家称,中国电动汽车尚在发展阶段,远未成熟。因此制订标准时,除了对电池、电机等特定部件和电气系统的专项技术要求外,其余都是有关试验方法的标准。所有的标准全部是推荐性标准,这样既便于各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价,也不会限制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的标准是中国的标准,不涉及专利技术。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标准即是消费品入市的门槛,门槛的高低大小,严格度量着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控制着产品的质量。因而,市场上流传着这样的话,“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也就是说最强大的企业,才有确立标准的话语权甚至制定权,因为在市场上没有产品前,第一个上市的产品往往就是标准确立的起点,至少是重要参考。
于是,有人质疑,中国混合动力汽车的标准是否就是丰田的标准或者带有严重的丰田倾向?
据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吴卫介绍,制订中国的电动汽车标准有法定的组织和程序,有国内骨干企业、机构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的参与机制,不是个人或一个单位决定的,更不可能由国外公司左右,这是基本的道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国家标准作为中国“十五”期间国家“863”计划中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开发、生产、试验、管理的技术基础。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中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政策,在标准制订中主要借鉴的是国际和国外的行业性标准,从未看到和引入任何公司或其他企业的标准。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涉及日、美、欧多家企业和机构,而不仅仅是一两家公司,而且在标准制订中也借鉴了国内在混合动力汽车开发和试验中的经验。而且国外关于混合动力汽车的标准也在完善之中,有些也并不成熟或仅是草案。中国利用国际现有的标准和对中国的适用性进行综合分析来制订中国的标准。在中国收集和借鉴的混合动力汽车标准中,主要包括国际标准(ISO)、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法规(ECE)、欧洲标准(EN)、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日本电动车协会(JEVS)等国际性、地区性和各国行业性组织的标准或规范。ECE、ISO、SAE对中国标准的参考作用更突出一些。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相关人员证实,混合动力车标准的核心内容是要求混合动力车产业化,所有研制出混合动力汽车的企业都可按此申报产品目录上市销售。包括东风、一汽、上汽在内的所有电动汽车产品都有了上市销售的依据,按照这个标准通过检测认证后,产品即可登上发改委新车产品目录,获准上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