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汽、长安厂商大力研究混合动力车不同,通用、宝马等欧美汽车公司正在花大力气研究的是氢动力车。
日前,国家标准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我国第一批共6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8月26日,上汽股份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在上海举行仪式,共同签署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双方将全力合作加快替代能源、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车型的研发。
出席签字仪式的上汽股份总裁陈虹表示,上汽将把新能源汽车项目全面纳入自主品牌开发计划之中。同时,上汽公布了其“十一五”期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目标:计划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使上汽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等新能源汽车实现规模批量生产。
▲对新能源汽车垂青的,不光是上汽。
长安同样打算在混合动力车上树立起自主品牌。长安集团总裁尹家绪讲,“汽油车的研发上中国起步晚,对于混合动力车研究,大家基本上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和全球的差距并不大,发展混合动力车大有希望。”
中国何以急推混合动力车标准?众多厂家为何一拥而上研发混合动力车?一个显而易见的现状是,国际原油价格直逼70美元大关,离真正的石油危机近在咫尺。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的评估,截至2004年1月,全球石油估算探明储量约为1734亿吨。按照2003年世界石油的需求状况,石油仅够用40年到50年时间。而在今后30年中,世界汽车保有量将从目前的7亿辆左右增加到近10亿辆。
“中国要想继续发展汽车工业,能源必须谋求再度突围。”一位业内专家一语道破天机。
▲替代燃料能否替代
“所有和汽油替代燃料相关的数据与资料都证明,中国人在这方面长久缺乏能源节约意识,被落在后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傅连学说。
所谓汽车的替代燃料,是指特性和成分接近现有汽车燃料的非石油提炼的液态碳氢化合物(液化天然气)、气态碳氢化合物(压缩天然气)醇类燃料(甲醇及乙醇)、醚类燃料(首推二甲醚)等,废气排放量一般都较低。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经有超过四百万辆的液化石油气汽车、一百多万辆天然气汽车。
以乙醇汽油为例,在国际上使用乙醇汽油已经不新鲜。在巴西,从1931年起,政府就颁布法令规定全国所有地区销售的汽油必须添加无水酒精。目前巴西乙醇汽油中的酒精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达到25%左右。
由于乙醇汽油在现有的汽车均可使用,无需任何改装,所以相对方便。但是,目前在中国,乙醇汽油仅在河南、黑龙江等个别省试用,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如北京等,均没有乙醇汽油。
据了解,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近5亿吨,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其中仅玉米库存就有几千亿斤,且大多为陈化粮。“如果能够利用我国富裕的玉米等陈化粮生产乙醇,开发乙醇汽车替代燃料,将是寻找替代燃料,弥补石油供应量不足的又一重要措施。”傅连学这样认为。
一个简单的算术是,如果中国和巴西一样,全部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25%左右的石油消费,又能够消费玉米总产量的8%,同时可以节省大量外汇。但是傅连学表示,推广汽油替代燃料的难度比想像中要高。
虽然,柴油轿车相对汽油车更节省燃油,其本身的构造也使后期的维修成本相对较低。
以做装饰装潢生意的王先生为例,他开的是一辆排量为2.9升的华泰现代特拉卡2.9CRDI。由于业务的需要,他每天都要开车在外跑60公里左右,特拉卡2.9CRDI柴油车的百公里油耗仅为8.5升,按照0号柴油4.11元计算,相对于同排量的汽油车(平均百公里油耗为11升,按93号汽油每升4.28元),柴油车比汽油车每月(30天)可节省大约210元左右,一年就是2520元。
但是,目前在北京等汽车消费最多的大城市,柴油车都是不能上牌照的。而据统计,欧洲许多国家柴油车的普及率已超过40%。
“为什么替代燃料不能很好地被应用,一个根本原因是替代燃料本身不达标。”傅解释说,北京等大城市拒绝给柴油车上牌,主要原因是受国内柴油油品限制,排放环保不达标;而国内的乙醇汽油由于多数含有一定的水分,长期使用会对汽车本身造成一定伤害,所以让政府部门望而却步。
▲混合动力只是过渡
替代燃料的现状,让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国家“863计划”也提出了发展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的科研导向。
在混合动力汽车上,同时装有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两套系统。混合动力汽车依然要搭载汽油发动机,但比传统发动机节能44%左右。
目前最畅销的丰田混合动力车PRIUS,全球销量已经接近年30万辆,今年上半年,由于油价上涨,PRIUS销量更是翻番,3月曾荣登北美市场丰田最畅销汽车品牌宝座。
此前,丰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曾经说,按照和一汽的合作计划,丰田PRIUS将于年内国产,PRIUS中国工厂是丰田在海外的唯一一家混合动力车工厂。
有相关计算表明,以PRIUS美国的定价推算,只有在油价上升到10元左右,买PRIUS才是划算的。所以有业内专家担忧,混合动力车在我国的商业化推广也并非易事。
首先,受国民素质的影响,重视环保节能的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其次,混合动力车定价相对偏高,即使在PRIUS等混合动力车最畅销的美国,政府也要进行消费补贴,每辆车补贴5000美元,一些欧洲国家则是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我国显然还没有出台类似的制度。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混合动力车的推广只能部分缓解石油危机,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氢动力的终极梦想
和上汽、长安厂商大力研究混合动力车不同,通用、宝马等欧美汽车公司正在花大力气研究的是氢动力车。
日前,美国通用汽车对外宣称,公司计划在2010年将氢燃料电池车Hy-Wire批量生产,并希望成为第一家售出100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汽车制造商。美国能源部制订的“氢计划”提出,要在2010年让燃料电池车在汽车市场上占25%。在未来6年左右的时间内,人们在汽车销售厅里将会买到首辆商品化的Hy-Wire汽车。
欧洲也是如此,宝马公司一直计划在大规模生产氢燃料电池轿车,为此,宝马已经投入了将近十亿欧元,并且在去年又追加投入近十亿欧元。
以通用公司开发的未来应用的一种燃料电池汽车———Hy-Wire汽车为例。它将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电子线控驾驶技术(Drive-by-wire)的优点集于一身,拥有一个全新结构的所谓自主魔力滑板式底盘,汽车所有重要的部件(例如燃料电池组、电动机驱动系统、氢燃料储箱等)均安置于其上,并且很容易与不同结构形式的车身(诸如标准式车身、双座运动型以及厢式车身等)相匹配。
有美国专家预计,到本世纪50年代,氢将成为汽车燃料的主要能源。不久前,美国布什政府重新提出了一个自由汽车(自由燃料)计划———放弃了电动车研究而转向燃料电池。
“可能氢燃料电池汽车才是下一代汽车的最佳候选车,但是由于氢燃料电池车需要大量政府基础设备的支持,必须建立类似于大量加油站的加氢站。”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说,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上,中国的研发进展并没有像混合动力车一样被提到一定的高度,“还有一个很可笑的现象是,一些中国政府官员认为,用氢燃料电池容易爆炸,其实液态氢十分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