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发展混合动力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现实路径,这是8月11日在上海举办的“新能源汽车及混合动力车发展之路”研讨会上传出的观点。
混合动力车,通俗一点讲就是在一辆车上同时使用汽油发动机和电动马达两个心脏。当汽车高速行驶时使用汽油机,而车子在城市内低速行驶频繁起步时,电动机会自动工作,发动机可以给电池充电,使多余热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其节油率能够达到30%以上,并可以大幅降低排放污染。
在蓄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个研发方向中,混合动力车最先攻破技术关,也最先被市场接受。正因如此,国际上不少汽车巨头和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都把开发混合动力车作为当前重点。然而,我国混合动力车的发展,却一直在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之间徘徊。
据了解,支持以行政力量为主的重要依据,是因为燃料问题属于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国家确定一汽、东风等企业牵头开发,并给这些“国家队”以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
重点扶持“国家队”的做法,遭到了市场力量的挑战。巨大的市场潜力,让诸多汽车厂家热情高涨、纷纷“杀入”这一领域。
然而,与之相应的几个问题不容回避。例如在技术上,如果"国家队"研发成功,成果是国家的、企业的,还是全社会共同享用?此外,作为新类型汽车,各家企业研发模式不一、技术路线也有所区别,谁在标准制定中得益,也就能为今后的市场开拓打下坚实基础。据了解,尽管国家相关新标准将在10月1日起实施,但目前有关标准问题的争论依然激烈。
汽车的研发与经营应该是一种市场行为,应该按照市场机制办,这是支持以市场力量为主的人的观点。事实上,国外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也是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面对国外比较成熟的混合汽车研发经验,刚刚起步的中国汽车企业不禁问:“哪个国家不是在一个行业发展初期,对民族品牌有所倾斜、扶持,否则自己的民族工业怎么可能发展强大?”
混合动力车的“发动机”究竟是市场还是行政?中国式的混合动力车之路该如何走?如何在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中找到结合点?如何让民族工业在与国际惯例接轨中不受伤害,在公平与效率间平衡?这些问题考验着有关管理者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对中国混合动力车健康发展有益,对中国很多产业、企业的发展壮大都有具大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