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紧张、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和电池技术的提高,电动汽车已被世界公认为21世纪汽车工业改造和发展的主要方向。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世界汽车各大产业集团已投入上百亿美元资金开发电动汽车,目前均已从实验室开发试验阶段过渡到商品性试生产阶段,并进一步转向产业化批量生产阶段。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研发与国外处于相近的起跑线,技术水平与产业化的差距相对较小,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一些企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推出了电动汽车样车,电动轿车概念车、燃料电池中巴车也已经问世,与国外同处于产业化初期准备阶段。
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电动汽车作为重要方向,给电动汽车的发展带来机遇。
当今,加强环境保护,有效减轻大气污染,合理利用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而电动汽车将是实现环保、节能的理想载体。传统汽车排放的有害尾气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据美国公布资料,大气污染量63%的成分,来自燃油汽车。而在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就有一大半位于发展中的东半球国家,其中我国的情况尤为突出。对能源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加强对能源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能源开发与节约、能源安全与应急、能源对外合作等前瞻性、综合性、战略性工作的研究。
我国石油资源探明工业储量43亿吨,只能开采20多年,目前已大量进口,根据国民经济及各方面用油量高速发展的需要,也只能开采50年左右。如不及早采取节制措施,等到汽车全面进入家庭时,石油资源已近枯竭。因此,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说,大力开发电动车辆,将是争取长远更大发展的重点战略部署。
二、省政府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十分重视,出台相关的产业支持政策,推动产业化进程。
2003年,为推进电动汽车研发及产业化工作,湖北省成立了电动汽车领导小组,协调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工作。今年4月,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在汉考察时,对武汉市电动汽车的发展也表示了关注。
湖北省为发展电动汽车,促进其产业化,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2006年-2010年,对于湖北省境内生产的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全额免征养路费和车辆通行费;简化电动汽车办证手续,不进入公众道路行驶的电动汽车,无需办理牌照和行驶证,需要上公众道路行驶的电动汽车,交管部门依照其外廓尺寸和乘坐人数,核发大型或小型汽车牌照和行驶证。 此外,从2005年-2010年,湖北省和武汉市将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支持燃料电池电动车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这些措施,无疑将大力推进武汉电动汽车产业化步伐。
三、电动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相关研发取得突破,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电动汽车是相对于传统的燃油汽车而言,还属于新兴事物,技术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完善,他的发展离不开技术部门的支持。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方面,华中理工大学的开关磁阻电机及其控制技术,中船重712研究所的直流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在国内都有较大的优势。武汉东湖开发区在新型电池及充电器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装配春兰集团自主研发的高能镍氢电池及混合动力管理系统的混合动力公交车平稳运行5万多公里……
今年5月,北京市一举攻克世界性技术难题,在新型锂电池研制上取得重大突破,其中一种电动公交车电池充电时间短,3个小时充电量即可达到95%,每充电一次即可运行200-400公里,每充500次电池容量才会衰减8.3%,其运行成本仅为燃油车的1/5。这无疑给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支高效的强心剂。
四、商业化示范运营企业的成立,为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一个市场运营平台。
国内第一家以商业公司性质开展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工作的公司--武汉电动汽车示范运营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电动汽车试点示范运营项目。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以 "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为目标,以官、产、学、研为依托,不断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具有普遍推广价值的电动汽车商业运行模式,为电动汽车示范运营走商业化运营模式提供了依据。通过示范运营,初步实现了示范运营和研究开发工作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扩大了电动汽车的社会影响,商业化运行示范操作模式得到了社会同行的充分认可。运营以来,92辆电动车累计运营里147.234万公里,运送乘客235.16万人次。获得了一系列宝贵的电动汽车商业运营数据,为研发单位技术的改进升级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商业化模式运营经验。
五、武汉的综合优势,为电动汽车的产业发展带来先决条件。
武汉市整体经济占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第六位,科技实力占第三位,在与电动汽车方面密切相关的机械、电子、化工、材料等领域,拥有多名院士和国家级专家,并以此形成了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对周边地区有着十分巨大辐射力。同时武汉是汽车产业重镇,有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十多家,其中有著名东风集团、神龙公司这样的龙头。这些企业为发展电动汽车提供了开发、生产、试验的物质基础,也提供了生产汽车的经营、销售市场运作的宝贵经验。
但是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武汉电动汽车技术完整性和成熟性还不够,且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还没有在全国打得很响的电动车辆的独有技术,也没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方面的有影响力的关键技术。同时,对电动车开发、研究及产业化作出统一的战略部署,各方面协调的力度不够,使得电动汽车的后续发展缺少支撑。因此,武汉要充分利用有利契机,加速电动汽车开发及产业化,为武汉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