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自行车产业日落西山,三大从事自行车制造的上市公司连年亏损
曾经,中国是两个轮子上的国家,中华、永久和凤凰等三大品牌成为国人争相逐驰的“三驾名车”。8月15日,国内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厂商之一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宣布,公司最大债权人华融已正式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公司破产。
*ST中华命悬破产重组的危局背后是整个中国自行车行业的塌陷——凤凰、永久和深圳中华的“三国演义”已演变成了集体塌方。
*ST中华进入破产程序
提起中华自行车,很多人都会立即联想到大名、阿米尼这两个曾经打破凤凰与永久30年独霸国内市场局面的名牌,以及中华率先引进的山地车、BMS(竞技自行车)等时尚概念。然而,产业衰退如洪水来袭。2001年,*ST中华亏损额达22.57亿元,累计亏损38亿元,创下A股上市公司亏损之最,此后业绩再无起色。
今年一季度,*ST中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28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6.93%;亏损313万元,公司同时预计今年上半年将继续亏损。5亿多元的总资产和高达20多亿元的总负债,使*ST中华变成了一具背着巨额负债、严重资不抵债的空架子。
2002年,*ST中华的最大债权人华融公司从当时的大股东、对*ST中华有9亿元巨额担保的ST英达手中接过包括B股在内的8000万股*ST中华股票,并开始牵头*ST中华的债务重组。在华融入主之后,*ST中华高达20亿元的银行债务获得了大幅度减免,最终偿债比例不到4%,而其代价却是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ST中华当日发布的公告称,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并不意味着*ST中华一定会退市。而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如法院受理公司破产并宣告公司破产后裁定破产终结程序,公司股票将被决定终止上市,这意味着公司能否成功重组直接决定其能否逃过退市的命运。
同时失去两个市场
*ST中华的命悬一线反映了中国“自行车王国”的衰落——大多数知名的自行车厂商日薄西山,三大从事自行车制造的上市公司上海永久(A、B股)、凤凰股份(A、B股)和深中华(A、B股)连年亏损,“自行车王国”的招牌已经褪色。
在深中华逐年败退的同时,上海永久也陷入了经营沼泽,股票连续六年被特别处理,直到今年上半年才摘掉了ST的帽子。而凤凰股份从1995年上市起至今的十年中,年产量始终徘徊在当年的水平,但其市场地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市场占有率由1/3下降到不足1/20。8月12日,凤凰股份公布2005年半年报,虽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3亿元,净利润却是-313万元。
*ST中华董事会负责人指出,中国自行车行业的集体衰退,与欧美各国的反倾销措施有着直接联系。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自行车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中华自行车的出口量占到全部业务量的70%-80%。从1992年开始,欧盟就对原产于中国的自行车进行了反倾销调查,随后开始征收30.6%反倾销税率。由于受到欧洲及美国反倾销的冲击,中华、永久和凤凰等中国自行车企业在欧美市场的销售大幅下降,去年上海永久的出口金额只有1000多万元,主要是面向发展中国家。
就在今年7月征税期结束之后,欧盟再次裁定对中国自行车实施48.5%的反倾销税,再加上普通进口关税15%,向欧盟出口的自行车的关税达到63.5%,市场壁垒再度提高。然而,待这些“中国名牌”回过头来拓展国内市场时,却发现一些昔日不起眼的品牌已成为强劲对手:一家典型的“组装厂”——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捷安特逆势而上,跻身中国自行车销售四强。面对各地小厂的冲击,“三驾名车”溃不成军。
电动自行车的加速难题
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宝堂把捷安特的成功归结为“小而美、多样化”,而在他的竞争对手看来,捷安特把自行车从交通运输工具重新定义为一种时尚、健康的运动休闲工具,并辅之以相应的市场营销手段。正是这种新的定位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市场。
最近几年来,由于连年经营亏损和股票“加星戴帽”,“重组”成为令各大自行车厂的高管们寝食难安的大事。在失去了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之后,老牌大厂开始思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而目前,自行车的升级产品——电动自行车被视为各老牌大厂新的生命线——因轻巧、安全、省力、舒适并有益于环保等优点,近几年在各地城乡越来越受到欢迎。
在这些上市公司最新的定期报告里,*ST中华、凤凰股份和上海永久都纷纷转向附加值较高的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2004年,*ST中华的电动自行车销售额达9055万元,远远超过了自行车产品4211万元的销售额。前不久,*ST中华通过对区域代理、终端网络、超市卖场三条通路的整合,先后开发了长沙、兰州、合肥、太原等销售网点,使电动自行车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6倍。
但由于国家目前没有相关的产业政策,大部分省份对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的合法性没有明确规定,全国除上海、苏州等少数城市外,其他地方的电动自行车都上不了牌照。这一问题从开始就困扰着厂家、商家和消费者,也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捷安特有个口号叫“换个步伐前进”,换了步伐的老牌自行车企业能否提速,还需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