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20年后,上海真能成为中国大批量生产氢燃汽车的制造基地,则不仅率先开辟了中国汽车以氢代油的新时代,且有可能擢升到世界汽车产业的领先地位。这一充满着光荣和梦想的蛙跳战略,现正在上海汽车产业的规划设计和科技创新的专家们头脑里走向成熟。
氢燃汽车,因其替代石油和具有可循环、零排放等显著优点,被定为21世纪世界汽车发展的理想目标。但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上,有着两种不同的战略思想:一是跟踪式战略,二是蛙跳式战略。前者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晚,基础差,当前多数企业关注的重点在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上,投入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开发力量不足,因此宜采取跟踪式战略,与国际先进国家进行合作发展,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先进技术、核心技术突破,但要全面超越难度很大。后者认为:中国汽车石油技术模式基础薄弱,正表明思想束缚少,技术创新阻力小。中国现已具备了蛙跳式发展的先决条件,即只有那些在石油技术中投入少、且具有强大决策能力的国家才可能一下子跳入核能时代。不仅如此,中国采取蛙跳式战略,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国情背景;据国家有关统计,中国汽车保有量今年将突破3000万辆,在未来10—15年内,中国必将成为世界汽车的最大消费国和最大生产国。与此同时,预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超过4.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此时无论能源消费总量还是单位产品能耗都隐含着我国可能面临能源危机,而汽车产业无疑将首当其冲。与此相关还有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与其等到石油、环境危机加剧到无以复加时再发展氢燃汽车,不如现在未雨绸缪早动手、早开发、早突破,还可避免目前投入过多的资金和力量搞传统汽车开发和设施造成的浪费。国际有识之士也指出:“中国的自然资源和技术力量为蛙跳式发展提供了可能,中国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天然气资源上非常丰富,从中能获得巨大的氢能,只要改造一下燃油内燃机和兴建氢能设施,20年左右完全可能直接进入氢能时代,届时中国汽车产业居全球汽车产业领袖地位也不无可能。”
综观两种发展战略利弊得失,可谓洞若观火;中国汽车产业何去何从,也不难正确抉择。几年前,在国家宣布的863专项中,氢燃料电池车的研发任务已交由上海承担。在上海,此类超前发展可以说不乏先例,如在世界上率先建成磁浮地面轨道交通,率先进入无线通信的蜂窝时代,率先在金融、交通、商业领域普及智能卡等等。此次率先采用蛙跳式战略,发氢燃汽车,相信二、三十年后定将再次大放异彩。
当然,像氢燃汽车这类战略工程的开发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走很长的研发和产业化道路。为此,上海汽车产业首先在绿色混合动力汽车上打开突破口。由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联合研发的混合动力大客车,采用燃油发动机和轮毂电动机两个“心脏”协同动作,即可降低油耗25%-40%,单车全年节油可达12吨,两年后即可投放市场。同济大学和华普汽车也联手开发混合动力轿车,2007年在上海国际车展上亮相其新车型和零部件配套系统,并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批量上市销售。可以预见,采用蛙跳式战略加快氢燃汽车开发,在策略战术上将会分步实施,步步推进。一方面围绕阶段研发重点,组织产学研联盟会战攻关,不断攀登氢燃汽车技术高点;另一方面利用阶段性成果,适时推出节油节能型系列产品,积小胜为大胜,最终进入氢燃电池汽车的产业化新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