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的电动车成了“孤儿”
经销商面对“电动车孤儿”很无奈
一年前开始经销电动车,一年后厂家停产,200辆电动车成“孤儿”
向消费者解释电动车暂时还没有修好的原因,向电动车生产厂家催要电动车配件,这是江西的周先生最近新增的两项工作。原来,周先生在江西经营了一家电动车行,但就在上个月,位于浙江富阳的电动车企业突然停产了,厂家不仅不再为他配送新车,连维修配件的发送也是时断时续的。每当顾客上门要求维修电动车时,周先生只能向顾客一次次地解释,让顾客等配件到了再来。为此他不知道受了多少责骂,被消费者骂完了,他还要打电话给生产厂家,央求厂家迅速发配件。“这样的厂家太不负责任了!”周先生气愤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2004年6月,富阳一家电动车生产企业的业务员到江西推广该厂的电动车产品,经人介绍认识了周先生。他向周先生推荐该企业生产的某品牌电动车,并要求周先生到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经过考察,周先生发现该企业规模并不大,厂房只有几百平方米,工人也只有几十名,在电动车生产行业中只能算最小型的。而且,该企业生产的电动车在杭州没什么知名度,在杭州市区几乎没有销量。面对如此低水平的生产厂家,周先生原本怕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准备取消合作计划。但他在无意中发现,电动车生产的技术含量并不高,生产企业进行的也主要是各种配件的组装工作,只要有熟练的机电工人就能进行装配。于是周先生又决定和该企业合作,不过合作的前提是企业以最低价向自己批发电动车。
2004年6月,企业的第一批电动车运到周先生的车行里,当时车的销售价格在1960元/辆左右。而据了解,这款电动车出厂价格只要1500多元。也就是说,一辆车带来的毛利润是400多元。周先生告诉记者:“当时的销售很不错,一两天就能卖出一辆,一年的时间里仅这个企业的电动车我就卖了200多辆。”
但好景不长,今年6月份,该电动车生产企业突然通知周先生,企业已经不再生产电动自行车了,不会再向周先生发货;至于维修配件,还是会继续提供的。这样的通知让周先生很失望,眼看生意越来越好了,却突然之间没了货,以前为了推广做的努力都白费了。惟一让周先生稍感安慰的是生产企业承诺继续提供售后服务的配件。要知道,国内生产电动车配件的企业有上万家,不同的电动车生产厂家选择不同的配件企业,如果装上去的不是生产厂家提供的配件,电动车就有可能经常出毛病。
周先生告诉记者:“6月份,我申请的几批配件还是准时发到车行里的,但7月份问题就出来了,我催问了好多次,那家企业一拖再拖,直到前两天才给我发了一批配件,而且还不全,估计越到后面会越少。现在,因为配件不全,我的车行里还摆着一辆待修的车,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据了解,周先生经销的该企业的电动车,电机、充电器、控制器的保修期限是1年,电池保修时间是6个月。从去年销售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年了,即将到达这批售出车辆的维修高峰,周先生很着急,担心无法完成销售时的承诺。
**厂家:因为资金问题停产了,一旦有资金注入就可恢复生产
28日,记者打电话到这家位于富阳的电动车生产企业的办公室。接电话的竟然是一个声音非常稚嫩的小女孩,她告诉记者,电动车厂是她爸爸开的,不过工人们现在已经走光了。
小女孩的父亲,也就是这家企业的老板告诉记者,因为资金问题,企业被迫停产。说到何时恢复生产,他说必须等到资金到位,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现在电动车的维修配件还在往外发,但也只是以前的库存货品。
但当记者假称自己是电动车销售商,表示希望和他合作,在外地销售该厂的电动车时,他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告诉记者,他的工厂原来的生产能力最高时,能达到一个月1000辆,只要有资金注入,产量还能大幅度提高。为了表示诚意,他还热情邀请记者到该厂进行实地考察。
当记者试探性地询问是否能尽量压低电动车的配置时,他满口应承,并表示只要销售地区没有上牌照的麻烦,就能为记者配出最廉价的电动车。
**律师说法:协商是最经济的解决方法
浙江钱江律师事务所的陆忠明律师告诉记者:“即使厂商停止生产某产品,也不能免除其承诺的售后维修等服务的义务。该电动车生产厂家有义务继续承担已售出电动车的售后服务,如果厂家提前终止提供服务,那么经销商有权以法律途径进行追诉。”
陆律师同时也表示,在实际操作中,处理这类问题还是非常麻烦的。一方面,因为当事双方不在同一城市,沟通起来非常困难;另一方面,起诉过程中的各种成本,有可能比电动车的实际维修费用还要高。协商解决往往还是最经济的解决办法。
**行业协会:洗牌造就“电动车孤儿”
“电动车行业进入洗牌时代是导致很多小牌、杂牌电动车生产厂家被淘汰的根本原因。”杭州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商会的黄吉常务副会长告诉记者,1998年,我国的电动自行车行业正式起步,当时的年产量只有5.4万辆,而2004年,我国的电动自行车产量达到675.71万辆,目前全国的电动车保有量达到1500万辆以上。就在电动车市场急剧膨胀的同时,很多企业看中了其中的利润空间,于是一窝风地投资兴办电动车厂。现在全国范围内有电动车生产企业600多家,浙江就有200多家,占全国市场的1/3。这些生产厂家中只有不到10%属于知名企业、大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弱,纷纷落马倒闭,于是就造成了众多“电动车孤儿”的出现。
他还告诉记者,仅在杭州市销售的电动车就有360多个品牌,而平均每个月会有15个品牌退出杭州市场,同时也会有部分新品牌进入杭州市场,争夺这块市场。
**电动车居然可以低于成本价出售
从业人员透露:杂牌厂家捞一把就走
“杂牌厂家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电动车。”29日,在电动车行业干了10多年的邹先生向记者曝出内幕,“一些生产企业生产电动车的目的就是捞一把就走,所以为了赚钱,他们想出了很多办法!”
邹先生告诉记者,电动车的生产技术含量确实很低,基本上就是对机电材料、塑件、控制器进行组装,有一定机电知识的工人都能操作,较低的门槛让大家都想分一杯羹。组装电动车需要五类主要配件:车架、充电器、控制器、机电、塑件。前三种的集中生产地在宁波,而机电在无锡、常州,塑件在黄岩,购买起来非常方便。如果要建设一个简易的生产车间,只需要租用一个200平方米左右的厂房,雇佣大约20名工人就可以了。需要投入的先期资金也很省,只需以预付一部分价格的方式拿到配件,装配成功后进行销售,并以回收的货款支付配件的余款即可。
据邹先生介绍,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前期办厂的投资不超过20万元;但也就是这些小投资的厂家,常常会耍些让人想不到的把戏,损人利己。
**捞一把走人拖欠配件款,坑配件商
无论什么产品都是有成本价的,电动车也是一样,哪怕电动车的配件质量再差,也总是要钱的。所以,一般来说,生产厂家是不会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出售电动车的。但在浙江就是有这样的生产企业,以低于成本或完全等于成本的价格销售电动车。
邹先生告诉记者:“这些企业的目标不是消费者,而是配件商。小牌、杂牌企业购买电动车配件时往往会选择价格尽量低的,而这些配件往往出自小型企业。这些小型配件企业被同行中的大型企业长期挤压,经营状况比较差,如果有企业购买他们的货,一般都能获得比较优厚的付款条件,如三个月之后支付配件款等等。有了这样的条件,一些电动车生产厂家便动起了歪脑筋,在取得配件商信任之后,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大量推出电动车,把赊来的配件变现钱,然后以企业倒闭为名,拖欠配件商货款;或干脆以没钱为名,逼配件商自动减少货款。一些配件商计算一下,只要不是大亏,往往就忍气吞声了。”
**最低配置生产电动车,坑消费者
“小厂家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全面降低电动车的配置。”邹先生告诉记者,“这一招最能降低成本,拉低销售价,但损害的是消费者的权益。”
记者在杭州汽车南站附近的电动车配件市场上发现,同样一种配件,好的和差的价格相差30%以上。以充电器为例,某品牌的36v充电器共有4种,但价格却有三个档次:30元、27元、22元,最多相差8元,降低成本的空间就在这里。一家店主告诉记者:“如果批量采购,完全可以把整车成本降到900元以下。”
但邹先生同时也告诉记者,用这样的配件生产出来的电动车,质量肯定没法和名牌电动车相比。行驶一段时间之后,车的毛病会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维修成本大量增加。
**不开发票不上牌照,坑国家
据了解,小牌、杂牌电动车生产企业还有一招,就是不开发票,不上牌照。按照国家规定,生产电动车需要缴纳各种税费,部分地区明确规定电动车上路要办理牌照。这些规定在小牌、杂牌电动车厂家这里都不算数。
为了减少税费,他们在进货时虚开发票,在销售时不提供发票。另外他们还把大量的车销售到农村或者近郊。由于交通部门人力有限,这些地方往往对电动车的管理不是很严格,于是厂家又能节省一笔办证的费用。
**名牌企业:普通车出厂价应该在1500元以上
杂牌车的成本价格能压到1000元以下,名牌企业的成本价又是多少呢?昨天,记者采访了嘉兴市菲利普车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程冠松。据了解,菲利普是浙江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厂家之一,它的年生产能力最高能达到30万辆。
程冠松对记者说:“如果按照我们公司的标准,全部使用国内知名企业的配件,那么一台简易款整车的成本价在1200元以上;加上税费、企业利润,出厂价格在1500元以上。但销售的时候,还必须再往车架里摊入维修费用、宣传费用、经销商利润,所以价格还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内市场上名牌企业生产的名牌电动车一直不能占据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正是因为小牌、杂牌违规竞争的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