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周六国内汽油的再次提价,人们不禁又想到了电动汽车的诸多好处,想到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说过的话,电动车一定会代替汽油车。有两个理由:一是能源问题,二是污染问题。最多再过60年,我们现在所用的石油资源将枯竭,到那时汽油车怎么办?
寻找新的清洁能源一直是中外科学家们努力的目标,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多种清洁能源研发成功,然而,在这些能源中,锰酸锂动力电池是人们认为目前最理想的移动电源。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曾在一次北京市科委日前组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的产业化技术开发”验收会上说:“我们一直盼着研制出廉价、耐用、安全、环保的移动电源,这样我们才能坐上自己的电动汽车。我们必须这样做,我们要为国家的能源安全、为北京大气质量改善做贡献。”
**安全与价格问题能否解决
在各种和锰酸锂动力电池有关的大小会议上,令专家们忧心忡忡的总离不开两个话题:一是安全问题,二是价格问题。专家担忧安全问题不无道理,因为前几年,某单位研发的锂离子电池用在电动车上曾发生过爆炸的情况,所以,一提起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人们还心有余悸;价格问题同样也是制约锂离子电动车发展的重要因素,日本松下公司2002年一个电动小汽车配的电池要花100多万人民币(包括系统匹配费用),相比之下,人们目前肯定更愿意购买一款高档汽油车。这些问题现在解决得如何了呢?
7月15日,在北京市科委组织专家对北京中信国安盟固利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学共同完成的“大容量锰酸锂动力电池制作技术”项目进行的成果鉴定会上,专家们又对上述两个问题重点进行了议论,该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教授其鲁博士回答了专家们的提问。他说,盟固利公司自2003年11月承担了北京奥运清洁能源车动力电池的研制工作后,不到半年时间,以锰酸锂为正极材料的100Ah动力锂电池就研制成功了。该电池经通过了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的安全检测。这是因为锂离子动力电池比铅酸类动力电池危险性大,国家发改委曾经发文,为了保证电动汽车运行的安全,必须经过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动力电池才允许用到电动汽车上。迄今为止,搭载该电池所做的整车试验已安全运行了上万公里。
由于“大容量锰酸锂动力电池”的研发费用不菲,所以导致其产品目前售价昂贵,那么它是否有降价的空间呢?其鲁博士认为,降价空间是存在的。首先,我国拥有丰富的锰储量,约达1.4亿吨,未来锰矿的大量开采会降低锰酸锂动力电池的部分成本;其次,现在锂电池的关键材料如隔膜和电解液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仅隔膜要占成本的20%%—30%%,如果将来有国内企业研发成功了国产化的隔膜和电解液,价格就会大大降低。令人欣喜的是,就在这次会议不久,记者得到一条信息: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承担的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州市重点科技项目“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目前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建立起年产15万平方米的锂离子电池隔膜中试生产线,解决了结构均匀的膜前驱体的制备工艺与技术难题,掌握了微孔膜的连续拉伸制备工艺与技术,特别是掌握了膜结构的控制工艺与技术,申请了相应的发明专利。它将对降低锂离子电池的价格作出贡献。
**国家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对于我国的电动汽车的产业化问题,有关专家早就呼吁国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陈清泰呼吁:我国的电动汽车能否实现产业化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建议国家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列为国家重大项目给予支持,加大各部门间的协调力度。
陈清泉说,我国对电动汽车的研究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是最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领域,目前已经取得了许多的专利成果,一些电动车辆也投入了示范运营。但是,电动汽车能否大规模产业化,仍令人担忧。一项产品的技术再好,也无法逃避产品生产初期造价高的矛盾。消费者为什么要花更多的钱去买一件技术先进的东西呢?欧洲燃料税高达200%到300%,最低的美国也有34%,而我国却是零;在低油价的政策下,再节油的车也不会有人买。所以节能、环保的电动车要想取得大的发展,必须有一系列政策上的强力支持,如国家发改委的产业政策支持、税务部门的税收扶持以及国家标准委员会的标准制定等。只有从整体上统一政策,鼓励汽车企业生产电动汽车,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中国的电动汽车才能不错失发展的难得机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