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众多电动自行车的刹车声成为城市的新噪声源,令人难受―――
12月13日中午,一名中年妇女致电本报新闻热线:“电动车刹车的噪声实在太尖了,听得浑身难受。几乎所有电动车都有这种毛病,今后怎么受得了呀?”据调查。近一两年来,苏州的电动车(“电动自行车”的简称)卖得很火,迅速遍布我们这个城市的街道、社区,而其刹车声也渐渐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噪声源。
1、“铁勺刮锅声”此起彼伏
13日下午3时至3时半,记者在十梓街、人民路、道前街、三香路、景德路等市区干道调查发现,平时并没有十分注意的电动车噪声显得非常刺耳,马路上涌动着大量的电动车,刹车时的尖叫声,此起彼伏。在十字路口,红灯亮起,随着一辆辆电动车在路口停下,一阵阵“尖叫”也爆发出来,不少骑车者自己也皱眉不已。一名交通协管员苦笑着对记者说,这还不算厉害,到了早晨和晚上上下班高峰时间才叫可怕呢,吵得人心烦,刺得耳朵发疼。
在南林苑居民小区,一名老大爷有点夸张地形容道,到了晚上10时以后,电动车的刹车声简直是“划破夜空,吵得不得了”。而一名女居民则厌恶地说,“我最怕听到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了!就像铁勺刮锅的声音,听得人牙齿发凉,浑身起鸡皮疙瘩。”
就这种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记者分头采访了市区的几家大医院。市二院、苏大附一院的主治医师均表示,人体比较适应的分贝数应该在正负10左右,不超过30分贝。像电动车刹车发出的属于细尖刺耳的噪声,对耳膜、耳蜗都有很大的刺激。
2、刺耳声因何而起
在石路一家规模较大的自行车专卖店,销售人员介绍,目前市面上95%以上的电动车后轮用的都是“抱闸”,仍然沿用了自行车零件,与摩托车的刹车系统不同。但电动车重数十公斤,远超过自行车,当车速过快或刹车过急,刹车时所需的阻力不够,骑车者就拼命收缩刹把,以增加刹皮和刹盘间的摩擦力,就会产生刺耳尖叫声。
据了解,如果电动车选用刹车效果好、噪声低的“胀闸”或者“碟闸”,就可以大大降低刹车时的噪声,至少可以避免刺耳尖叫声,但价格要比“抱闸”贵不少。所以,绝大多数电动车选用“抱闸”,完全是厂家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
记者在市场上看到,多数顾客都选择价格较为便宜的用“抱闸”的电动车。在察院场附近的一家自行车专卖商场,记者看到,某品牌的电动车用了“胀闸”,标价为2680元,用“抱闸”的,标价为1880元,两者相差800元。
另据知情人士介绍,如今街头电动车的尖叫声如此惨不忍睹,销售人员也难辞其咎。电动车一般都装有限速电阻(限制时速20公里),但是销售人员往往迁就顾客的要求,拆除限速电阻,使得车速可以达到30公里左右,刹车时产生的声音也就更刺耳了。
3、怎样让尖叫声平息
从环保部门了解到,一方面,部分生产厂家和销售商一味追求商业利益,采用质次的零部件,对消费者隐瞒真实情况,加重了我们这个城市的噪声。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从而带来了政府对此管理的缺位。
市环保局政策法规处陈肇琪处长向记者介绍,该局经常接到市民信件、电话的投诉,但很无奈的是,“由于现行国家标准没有对刹车声纳入城市噪声污染,因此环保部门还没办法进行监管。”
一些商界人士认为,目前我国只有电动车整车的国家标准,没有零部件的国家标准,而且整车标准中,没有对刹车噪声进行限制。因此,选用什么样的刹车系统,完全是厂家自己作主。在市场大战中,厂家自然会出于降低成本,采用便宜的“抱闸”。
一名姓张的市民对记者说,想当初,电动车的发展是替代燃油助力车,解决的是尾气污染问题,不料现在产生了新的矛盾了。 (张帅 杨丽)
|
|